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市民商戶有SAY

時間:2024-05-22 04:02:34來源:大公报

  圖:市民商戶有SAY

  購指定袋成負擔

  盧女士 公共屋邨居民

  因為邨內最近設置綠在區區回收點,才開始將垃圾分類,而且會執拾邨內的可回收物,包括紙品、膠樽等,拿去換積分。不少街坊、餐廳等都嫌麻煩,還要付錢買指定袋。其實都覺得奇怪的,我平時丟垃圾會用買菜回來的膠袋來裝,現在這些舊膠袋就不能當垃圾袋用,而是變成垃圾,反而要付錢買指定袋,又好像不太環保。一個月可能要交上百元買垃圾袋,我們退休的撿垃圾,一日可能只掙幾十元。現在拿這些可以回收的去儲到積分,換下小東西還是可以,順便做下環保,其實是支持環保的。

  香港應先拚經濟

  黃小姐 鮮果食材店店主

  連經濟都未搞定,還搞什麼垃圾收費呢!處理垃圾、分類其實是一個好的建議,但就不是時候,時勢不當。你看外面街道有多冷清,以前就好生意,現在人都沒有多個,好多人都不捨得買東西;要買都去了深圳、福田那邊,香港已經是「死城」來了,好像我們賣生果不是必需品就慘,人家一日三餐都成問題,還要處理垃圾費,買指定袋,其實這些全部都是雪上加霜,他們十幾廿元都好緊張了,很多人生活都成困難。我認為應該押後!

  須教育先行

  方先生 九龍城食肆「方榮記」老闆

  我覺得做垃圾收費,應該要教育先行。政府是要教大家如何丟垃圾,怎樣分類,教怎樣處理,例如現時香港推行了好多年環保回收膠,但是有幾多人做到呢?又例如我們三個人,三個有的垃圾都不同,有些叫外賣,又有膠又有其他物料的垃圾;有些自己煮、有廚餘,怎樣丟法、怎樣處理都已經不同。平時直接丟落垃圾桶就可以,但現在要分類,說就容易,但實行起來其實是好複雜,每個人丟垃圾的方式和習慣都不盡相同,要教市民如何處理不同的垃圾。

  增加工作量

  垃圾收集站清潔工 胡先生

  好多人都說不想用指定袋來丟垃圾,不願「畀錢丟垃圾」,我也是普通市民,本來不用收費的事,現在要收費,我當然是不支持。做清潔工就一定覺得垃圾分類麻煩啦,可能要逐包垃圾查看,增加工作量。

  要加強宣傳

  陳小姐 市民

  雖然支持8月1日垃圾收費,但認為措施未盡善盡美,很多市民都對收費詳情一知半解;對指定垃圾袋的功效存疑,那個膠袋是否可以完全裝載我丟棄的垃圾呢?我認為針對年輕人,政府應在網絡上做好源頭減廢及分類回收方面的宣傳教育,再適當推行「垃圾收費」才會達到環保效果。

  習慣難改變

  江女士 屋邨清潔工

  自公布垃圾收費即將實施後,屋邨的垃圾量與之前並沒有分別,估計大部分家庭仍習慣「一袋過」丟垃圾,會執拾分類垃圾的都是邨內公公婆婆,他們可把換積分的或賣到錢的都會收集,現在的情況猶如「假環保」。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大家都是丟在垃圾桶,甚至把較大型的垃圾棄置在公眾地方,最後還是一樣待清潔工來處理,十分辛苦,擔心垃圾收費實施後,工作量最後還是由清潔工來處理,而且情況定必變本加厲。有些國家地區要求將膠樽上的「招紙」都撕走才回收,但香港有多少人丟之前會將它撕走?

  大公報記者葉浩源、李宇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