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過度宣傳/「造富神話」非一本萬利

時間:2024-05-27 04:03:25來源:大公报

  「30萬(人民幣,下同)成本8天充值流水(意謂付費)破1億」「24小時充值破1000萬」。去年以來,微短劇「造富神話」不時上演。站在風口之上,微短劇行業是不是真的一本萬利?

  今年春節千部新片湧上線

  外界流傳「投十部,爆一部就賺錢」,杭州亞倩傳媒總經理王馨澄清:「投十部,十部都不爆,在業內比比皆是。現在大家看到的爆劇,是踩着無數『屍體』走出來的。」她認為,即使擁有最優質資源的微短劇頭部公司,一年產出上百部,真正賺錢的只有兩三部,這還不包括很多沒拍就被「斃掉」的本子,或者拍好了最終沒上線的。

  有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微短劇市場平均月承製500至600部,月上線最高達500多部。今年春節期間,更有近千部新劇蜂擁上線。九州文化海外負責人劉金龍表示,外界過度宣傳了微短劇市場,其實,所謂的幾千萬票房並非利潤,還要去掉IP購買、劇本創作、拍攝製作、流量投放等成本,尤其流量成本龐大,1000萬票房的劇,可能有近九成是投流(意謂通過投放廣告吸流量)的成本。所以「二八原則」也適用於短劇行業。

  導演祥意表示,微短劇走紅很大程度依賴於投流,業內術語叫ROI(投產比),一般都在1.2左右。「換言之,若投入1000萬元,能回收1200萬元,利潤在200萬元左右,還要扣除其他的製作和人員成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