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Zika Virus)近期在全球多地爆發流行,其中,鄰近香港的新加坡短期內出現疫情爆發,截至9月11日,當地感染人數已超過300人;香港、內地及台灣均出現了輸入性病例。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寨卡病毒爆發成為繼SARS、H1N1等以來的第四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此形勢之下,香港是否正面臨疾病爆發的風險?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為此,《大公報》採訪了社會醫學專家王雪萊。

  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社會醫學興起 重塑健康定義

圖:寨卡病毒大流行之際,孕婦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受到感染

  記者:寨卡病毒緣何成為世界矚目的公共衛生事件?

  王雪萊:寨卡病毒對世界構成威脅的關鍵在於,其傳播和爆發的範圍和態勢。追溯歷史,寨卡病毒最早於1947年提取自烏干達寨卡森林中的一隻恆河猴;1968年在非洲首次從人類身體上分離出來;自此,它一直盤踞在赤道附近非洲和亞洲狹長地帶。在沉寂了半個多世紀之後,寨卡病毒彷彿一夜之間突然甦醒一樣,開始肆虐且來勢洶洶。2014年,寨卡病毒向東橫跨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經復活節島,於2015年到達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並在此造成大流行。僅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間,在巴西造成了150萬人受累,有4000例以上受感染孕婦分娩了小頭畸形兒,被認為與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關。目前,寨卡病毒在全球四大洲、7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傳播流行。從流行病學角度看,一種傳染病倘若感染眾多人口,稱為流行病;若在全球範圍內跨洲傳播,則稱為大流行(pandemic)。而寨卡的爆發趨勢、流行範圍與傳播速度,使其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暫無治療方法

  記者:成人感染寨卡病毒後,徵狀並不明顯,是什麼引起廣泛不安呢?

  王雪萊:寨卡病毒通過蚊子叮咬感染者傳播,傳播途徑隱匿,難以控制;受感染者徵狀輕微,較難覺察;而寨卡病毒對正在孕育的胎兒有着特殊的毀壞力,被認為可能導致胎兒腦神經系統發育異常,表現為腦生長遲緩,腦重量減輕,因而孩子出生後智力及身體的發育都落後於常人,出現語言及行為發育障礙,孩子的整體壽命也會縮短。正如巴西爆發流行時所統計,有4000例感染過寨卡病毒的孕婦分娩了患有小頭症的畸形兒,比正常產婦高20倍。傳播迅速而隱蔽,後果極其嚴重,目前尚無疫苗和有效治療方法,這正是寨卡病毒爆發格外引人關注的原因。

社會醫學興起 重塑健康定義

圖:埃及伊蚊可傳播寨卡病毒

  記者:寨卡病毒感染有哪些徵狀和表現?

  王雪萊:寨卡病毒經由埃及伊蚊傳播,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經過3至12天潛伏期後,部分人僅會出現溫和發燒、出疹子和紅眼等症狀,持續大約一周可自愈。估計約8成感染者無任何徵狀,所以假若沒有懷孕,不需要過於恐慌。

  記者:寨卡病毒與小頭症的確切關係究竟如何?

  王雪萊:資料表明,在懷孕期間有寨卡病毒感染的母親,她的新生兒畸形的風險會增加。病毒感染孕婦後,可能會通過母嬰傳播管道,或胎盤感染,進一步導致胎兒畸形和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及腦損傷。然而,這個懷疑迄今並沒有得到充分證據支援。因此,審慎的說法是: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症具有較強關聯性,卻並無確切因果聯繫的證據。

社會醫學興起 重塑健康定義

圖:患有小頭症的孩子,壽命也會縮短

  故此,孕婦應盡量避免感染病毒的機會。對於有去過疫區的孕婦應該及時檢測血液,查明有無感染;有感染者應該監控胎兒B超,檢測腦部發育情況。對於丈夫有疫區旅遊史者應使用避孕套,阻止性傳播途徑造成孕婦感染。而對於有生育計劃者,應該做好一切感染病毒的防範措施,或選擇推遲生育計劃。

  記者:針對保護孕婦與胎兒健康,有無具體措施及設想?

  王雪萊:目前醫學界正探索研製有效疫苗。今年1月,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強調發展寨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應該如同德國麻疹疫苗一樣給予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接種以防止懷孕時受到寨卡病毒感染,導致畸胎。

  多個謎團未解

  對於香港市民,目前可參考遵循「2226原則」,即:1、針對前往寨卡病毒「疫區」旅行或逗留的人群,在返國、返港2周內如有不適,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2、曾在「疫區」旅行或逗留的女性無論有無疑似徵狀,應延後2個月懷孕;男性如無出現疑似徵狀,也要在2個月內避免性行為或正確使用保險套。3、無論男女,若出現疑似感染徵狀,應至少6個月避免性行為或正確避孕以避免誕下畸形嬰兒。

社會醫學興起 重塑健康定義

圖:新加坡在短時間爆發疫情,有關方面已加強滅蚊措施

  記者:從社會醫學的角度,我們應該如何共同抗擊寨卡病毒?

  王雪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此事件的同時,更加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資源整合與經費投入,以監控疫情、改善衛生環境、教育公眾、研發科技,例如研究並解開寨卡病毒感染、發病、傳播的許多未解之謎,這包括:病毒的宿主、致病機理、基因變異、與其他感染原的協同作用機理等;在疫情爆發地區如何管理感染人群與病毒攜帶者的隔離與治療,也為各地政府帶來了挑戰。

  從社會醫學的角度看,每一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爆發在某種意義上都間接促進了社會、科學與人類的進步,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思考:人類在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又不斷進步的文明歷程中,在當今全球化、工業化和大規模生產高速發展之時,始終應該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心存敬畏。 社會醫學系列四之二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社會醫學專家王雪萊
  • 社會醫學專家 王雪萊博士 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攝

杏林細語 | 人生最怕病來磨
  •   原來入住老人院,再不是老人家的「專利」。有很多半私營老人院,會接收一些輕微精神病患者,亦有一些年輕人因病行動不便,得不到家人長期照顧,最終提早入老人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