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舞台 舞台的歷史

時間:2016-12-19 9:11:29原創:大公網

陳國林

《戲園.紅船.影畫—源氏珍藏「太平戲院文物」研究》是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來自廣州、新加坡、美國及本地學者,將太平戲院第三代院主源碧福贈與的二千多件文物文獻,包括清末民初的伶人「師約」、「班領」、對聯、牌匾、鏡架、劇本、圖則、書信、公司文件、剪報、戲票、戲服等罕有和珍貴資料,從歷史、管理、商業史、戲班、劇本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更將結果結集成書,將太平戲院所處的時代,時代的風雲、社會的脈搏、娛樂的風尚,粵劇發展的波瀾、電影業的異軍突起,戲院業的奮發經營,重新投射出來,說文物文獻是歷史的代言人實不為過。

書海漫遊

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左)與馬師曾合照 網絡圖片

筆者兒時在西環度過,對太平戲院絕不陌生,戲院外小販販賣形形色色的小食,特別是烤魷魚的香味,分外誘人;小孩子們等候入場看戲前,在太平戲院外的一段斜坡路肆意奔跑、捉迷藏。這一切至今印象猶新。舞台兩旁的巨大對聯,以及和家人在那光影世界裏所度過的時光,回憶起來,又增添多一份回味。

太平戲院的七十七年歷史中,上演粵劇、播放電影均為主要的業務,兩者不同的時期,扮演着不同的主次的地位。太平戲院早期自組祝太平、詠太平、頌太平三個粵劇團在戲院演出,以充實戲院的節目。太平戲院不僅演粵劇,京劇名伶梅蘭芳、程硯秋一九二○年代也先後在太平戲院登台。

一九三○年代,太平戲院更邀請馬師曾組太平劇團,長駐在戲院上演,直至日軍侵佔香港。馬師曾期間對粵劇連串改革,其影響力至今不息。以太平戲院當日作為粵劇表演場地,以及馬師曾作為粵劇的重要人物,據此為立足點,可知當年盛況。

書海漫遊

李我當年的 「天空小說」 大受歡迎,被改編成粵劇及電影 網絡圖片

世紀初粵劇一枝獨秀

十九世紀中葉,香港的戲院主要演出粵劇。一八六○年代末,高陛、同慶(後稱重慶戲院)、昇平等戲院,先後在港島上環區落成,這些戲院規模龐大,座位達一千個。踏入二十世紀,隨着香港人口增加,多間戲院都相繼落成,如一九○四年在西環開業的太平戲院,一九一一年九如坊戲院(又稱新戲院)在中環區建成;它們積極聘請省港戲班登台,如人壽年、豐華年、祝華年,盛極一時。更出現了專演粵劇的香港大戲院(後稱香港大舞台)、利舞台戲院,九龍方面普慶戲院相繼落成。這些戲院在粵劇上演之間的空檔期,上映中西電影(默片)吸引觀眾。

一九二○年代初,香港製片業萌芽,來自歐美及上海的片源不絕,新世界、皇后戲院(或稱影畫戲院)先後出台,其後香港電影業愈趨興旺,大華、第一、中央、娛樂、東樂及平安等戲院,紛沓而來。電影當年是賺錢生意,院商從美國入口放映機,片商派人到國內外搜羅影片。只要有觀眾,有影片,啟動放映機,便會源源「轉出」大捆大捆的鈔票來。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香港出現有聲粵語片,戲院商轉而與製片商合作,租賃影片上映,其後更招攬製片商,訂立合約,組成「院線」聯營。

書海漫遊

太平戲院舊戲票 網絡圖片

戲院改建迎接電影時代

太平戲院一九三三年拆卸重建,改建成新式戲院,引入外國電影放映機,主要放映荷里活及國產電影。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同時邀馬師曾組太平劇團,在太平戲院演出。同一年,香港男女同台演出解禁,劇團易名為太平男女劇團。

一九三○年代,電影業發展蓬勃,與粵劇相比,在戲院的地位有後來居上之勢。不過,香港的粵劇也迎來了「小陽春」,除了採用外國電影題材,改編新劇,男女同台演出解禁外,電影業興旺,造成內地粵劇萎縮,加上一九三六年六月兩廣事變爆發,廣州政局動盪,大批伶人轉往香港發展,也為香港的粵劇增加了動力。

這種情況下,粵劇在港演出有增無減。一九三○年代中葉,廣州戲班已出現南移香港演出的趨勢,其中有薛覺先的覺先聲、馬師曾的太平劇團、陳錦棠的勝利年以及白駒榮的興中華等。好景不常,一九四一年,日軍佔領香港後,戰火之下,一切都似乎歸「○」。太平戲院「駐院」的太平男女劇團解散,馬師曾逃回內地。

戰後粵劇今非昔比

戰後雖然百廢待興,物質匱乏,升斗市民為口奔馳,但以粵劇為主的戲曲市場卻發展平穩,更往往取得「旺台」、「頂櫳」(全院滿座)的佳績。活躍當年的粵劇團有三至四個,如馬師曾、紅線女的勝利劇團,新馬師曾、余麗珍的大光華劇團,羅品超、譚蘭卿的花錦繡劇團,任劍輝、陳艷儂的新聲劇團。

馬師曾一九四五年重返香港劇壇,他夥拍紅線女、何芙蓮、靚少鳳、梁醒波等組成勝利劇團,在太平戲院上演《還我河山》、《審死官》、《棠棣春秋》等首本戲。經過數年戰亂、劇團已今非昔比,只能大概以租院的方式租借場地演出,不再像以往一樣以駐院劇團方式,在太平戲院長期演出。

太平戲院放棄以長期演出粵劇的經營路線之後,長期演出粵劇的戲院只剩下港島的高陛,九龍的普慶—「高普」線。皇后大道中的中央戲院和太子道的東樂戲院的「中東線」雖然也不時上演粵劇,但香港戰後大眾的娛樂已由「看電影」取代了「睇大戲」了。

書海漫遊

一九○九年時的太平戲院內部 網絡圖片

粵劇捨棄傳統革新求存

面對電影的挑戰,粵劇雖然漸漸失去以往的風光,香港當年的粵劇界沒有束手待斃,反而發奮圖強。名伶馬師曾、薛覺先等人,從題材、編劇,表演等方面改革,將粵劇「現代化」。學者指出,粵劇以往由伶人角色主導的表演,改變為:

「二三十年代的粵劇劇本,從半由表演藝人自由度曲的『提綱戲』發展到編劇家撰寫有全部的固定曲、白完整劇本,從不分場或分為二三十場改進為每齣戲分十場以下,而且還有布景、道具、服裝、化裝、唱腔等等各方面的提示,設計,一部分新撰小曲還附註旁譜(「工尺」譜)。這種規範化的編劇方法,以後自四五十年代至今最無大變化。」

香港粵劇踏入了五十年代,面對着更大的挑戰,也帶來了轉機。戰後李我的「天空小說」,瘋魔千萬港澳觀眾,他一九四八年開播的播音小說《蕭月白》(又名《慾焰》,前後歷時八個月。翌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分五集出售,一時洛陽紙貴,李我的風頭無兩。

廣州《紅綠報》社長任護花搶先購入了版權,拍成粵語電影《蕭月白》上、下卷。就在同一年的一九四九年,新聲劇團編劇徐若呆瞬即將《蕭月白》改編成古裝粵劇,分上、中、下三本,由任劍輝飾演蕭月白、陳艷儂演張露清、白雪仙演花飄零,吳一嘯和陳冠卿撰寫新曲;任劍輝所唱的《賣欖歌》更灌成唱片,大受歡迎。

大鳳凰劇團的李少芸立即回應,改編李我另一本天空小說《凌霄孤雁》抗衡,由何非凡演凌霄雁、余麗珍演林孤鳳。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新聲劇團在高陛戲院演出《蕭月白》下卷的一天,也是大鳳凰劇團同一日在九龍普慶上演《凌霄孤雁》,可見競爭何其熾烈。

其實,大鳳凰劇團演出《凌霄孤雁》前兩個月、電影版的《凌霄孤雁》已在太平戲院上映,由吳回執導,張活游飾演凌霄雁,白燕演林孤鳳,取得三萬三千多元佳績,成為當年十大首輪賣座電影之一。

不單「天空小說」改編成電影及粵劇,將坊間的小說改編成為電影和粵劇亦蔚然成風。例如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一九五○年六月古裝粵劇《罪惡鎖鏈》,改編自《華僑日報》連載小說。同樣,由吳回執導、李晨風編劇、吳楚帆主演,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罪惡鎖鏈》,則遲至一九五○年十月初才在太平戲院上演。可見小說當年給予粵劇新的動能和活力,誰說香港當時的粵劇落後!

書海漫遊

一九三○年代的太平戲院模型 網絡圖片

太平戲院轉型發展

粵語電影興起發展蓬勃,源氏父子於一九三二年將太平戲院拆卸重建,令它兼具戲院及電影院的功能。改建後,太平戲院地理位置優越,成為片商的合作對象。源氏當時以「片租」形式放映西方影片,諸如霍士、環球、美高梅、派拉蒙;也會選擇上海的天一、聯華,本地的中華娛樂、大觀、啟明、南洋等電影公司的影片上映。

戰時太平戲院遭日軍徵用,日軍拆毀地下大堂的座椅闢作「宿泊所」,讓等候遷回內地的港人,在那裏度宿一至兩天。日軍當年將大批港人趕返內地,目的為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一九四三年日佔期間,太平戲院獲准復業,但經營方式及上映決策權,均由日人操控。戰後,太平戲院重由源氏接管,但已殘缺不堪。太平戲院第二代掌舵人源詹勳後獲經營建築公司的袁耀鴻協助下,以放映電影為主,並與友好戲院以及製片商聯營「院線」,令太平戲院重新上路,直至一九八一年結業。

太平戲院七十多年的歲月,源氏三代人的經營,從香港的上世紀初、二戰淪陷,戰後重建到八十年代結業,見證了期間香港粵劇、電影和戲院業的發展。撇除一九三○年代的重建,淪陷時遭日軍佔據的幾年,它逾七十年間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上演粵劇,播放電影,為香港市民提供娛樂,正如戲院舞台兩旁的巨大對聯所寫:

太古衣冠 做出戲假情真 藉此堪作人懲勸

平台歌舞 動謂曲高和寡 無非欲駭俗見聞

對聯體積相當巨大,從舞台地面直達舞台頂,高達數十米,活像支撐舞台的兩根大柱,充滿圖騰的意味。如果這對聯還在,把它豎立起來,足可以成為香港西區的地標。

 
書海漫遊

《戲園.紅船.影畫—源氏珍藏「太平戲院文物」研究》

  • 葛來自廣州、新加坡、美國及香港學者

簡介

  • 《戲園.紅船.影畫—源氏珍藏「太平戲院文物」研究》是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來自廣州、新加坡、美國及本地學者,將太平戲院第三代院主源碧福贈與的二千多件文物文獻,包括清末民初的伶人「師約」、「班領」、對聯、牌匾、鏡架、劇本、圖則、書信、公司文件、剪報、戲票、戲服等罕有和珍貴資料,從歷史、管理、商業史、戲班、劇本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更將結果結集成書,將太平戲院所處的時代,時代的風雲、社會的脈搏、娛樂的風尚,粵劇發展的波瀾、電影業的異軍突起,戲院業的奮發經營,重新投射出來,說文物文獻是歷史的代言人實不為過。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 版 社: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