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的演變:從救濟父母到超度亡靈

時間:2016-08-29 15:53:42作者:大公網

鬼節的演變:從救濟父母到超度亡靈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這一天小夥伴們在回家的路上,總能見到街邊、十字路口香火繚繞,一陣涼風吹過,不免會想到恐怖片中的情節;但你是否知道,「鬼節」的起源竟是和孝道有關。

中國的「鬼節」是一個融合了佛、道、民間的「節令」,所以法會中常常出現「佛中有道,道中有佛」的情況,十分繁雜。「鬼節」原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元末明初之際,有言客家人為了躲避元兵,提前一日過節,以便南下走難,自此也有七月十四是「鬼節」的說法。

也許會有讀者疑惑,無論是十四或十五,「鬼節」都該是一日之事,那麼「鬼月」會否是故作驚人語呢?《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作者周樹佳就對鬼月做出以下解釋:「民俗是活的,鬼節流傳至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內容豈會不變?其中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關,七月三十閂鬼門關,早已是民間共識。由於在這三十天內,眾鬼尚留在人世,一些法會可以整月舉行;僅以面積不大的香港為例,在七月舉行的各式聚會、法會,便有超過二百五十個,所以說鬼節為鬼月,絕對是貨真價實!」

盂蘭傳承自印度佛教

盂蘭最早傳承自印度的佛教,取自「盂蘭盆」一詞,由梵文「Ullambana」翻譯而來,中文譯為「救倒懸」,意思是指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墮落在惡道的眾生。《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連救母的故事,講述目連的母親生前做了錯事,死後墮入惡道飽受折磨。後來,目連聽從佛祖指引,在農曆七月供養十方僧眾,成功拯救了母親。

然而,佛教盂蘭盆會在中國普及化的歷史過程,則有賴於帝王的推廣,以及成功結合儒學的孝道和道教節日的科儀。早在南北朝時代,公元538年,梁武帝便開始舉行盂蘭法會,以報答父母及祖先恩德。此後歷代帝王也相繼以佛禮進行盂蘭盆會,推崇孝道。也就是說盂蘭盆宣揚儒學推崇的孝道,成為中國化的一個重要過程。

鬼節的演變:從救濟父母到超度亡靈

目連的孝子形象深入人心,圖為一幅目連報恩經迴文畫

以後,「目連救母」的故事以戲曲形式廣泛流傳民間。盂蘭盆會亦進一步普及化,成為民間道教的中元慶典,原本是佛教的盂蘭盆會加入了道教「中元地官節」的元素,佛教與道教的精神互相融和在盂蘭節/中元節中,並且由道士誦經及用道教儀式超幽不幸逝世的人。這也就是說,中元節的意義開始從救濟父母,擴大到施與「孤魂野鬼」。

清乾隆時期,每逢農曆七月,潮州地區的百姓會以善堂、村社及寺廟為中心舉辦盂蘭勝會,慈善活動是其中一個特點。盂蘭勝會組織把食用物品施贈給「孤魂野鬼」,是謂「施孤」。儀式結束後,道士或和尚會把祭台上「孤魂野鬼」享用過的各式食物供品拋給民眾,以作「賑濟」,民眾紛紛搶奪,是為「搶孤」。

「搶孤」十分熱烈,這是由於當時人民生活艱苦,食物不足,故具有慈善意義。同樣地,在清末的台灣地區,中元慶典的「搶孤」也是為了施與在俗世生活中被孤立的邊緣人,如乞丐,亦為慈善活動。

時代與地域的影響

時代與地域的互動影響了盂蘭勝會的發展形式,亦豐富了盂蘭節的意義。在民國時期的廣州,民眾利用盂蘭盆會為為國捐軀的國家英雄舉行七日七夜的超幽儀式,盂蘭法會似乎又成了一個愛國主義活動。

在當代的馬來西亞,中元慶典作為檳城華人的民間宗教活動,亦展示了族群與國家之間微妙的政治關係。當地的中元慶典籌備委員會藉着中元慶典推動慈善活動,包括籌款支援華人群體文化教育、建設華文小學及中學、建立華人醫院以提供私營及慈善醫療服務。此外,他們也不忘成立一個服務多元化的基金會,為同族裔的人士服務。

除了國家與地方的互動會影響盂蘭法會的內容之外,地方社區內不同群體的互動也會影響其表現形式及意義。在早年的香港,潮籍新來港人士藉着籌辦宗教活動加強族群關係,建構心理性的族群社區;其後盂蘭勝會亦成為一個平台,藉以處理潮籍人士與其他族群的關係。

文學記載中的盂蘭節

目前可知佛教盂蘭盆會的最早記載,來自成書於南宋的《佛祖統記》,其卷三十七有梁武帝在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之句。佛教在公元六世紀大盛於南朝,在皇室鼓吹下,盂蘭盆會逐漸盛行,很多當時傳下來的古書,如《荊楚歲時記》和《顏氏家訓》均載有民間在七月半置盂蘭盆之事。而相類的材料,往後也不絕於文獻,像初唐楊炯(公元650-692年)便寫了一篇《盂蘭盆賦》;屬正史的《唐六典》和《舊唐書》也記有皇室舉行盂蘭盆會之事,後者更有唐代宗(公元726-779年)於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的奢華記錄。

鬼節的演變:從救濟父母到超度亡靈

圖:盂蘭盆

但較詳盡的「鬼節」描述,要算成書於十二世紀初、時當南北宋之交的《東京夢華錄》: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及印賣《尊勝目連經》。又以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演「目連經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本院官給祠部十道,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道場。

由上文可知,宋人過「鬼節」,道佛兩家已混為一談,但民眾仍偏重於佛教,重視《佛說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且愛看目連戲。相較於唐代,宋人祭鬼的宗旨已生出新內容,由昔日純粹的供僧供佛積德,好救贖陰間嫡系先人,進化成更廣泛的薦亡度鬼,遍及一切孤魂。有此轉變,肯定是跟當時外族入侵,連年征戰的政局相關。

明清舊俗現在仍存

南宋吳自牧著的《夢粱錄》卷四《解制日(中元附)》記:「後殿賜錢,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可知南宋年間,中元節已有放水燈的風俗。明清以後,此俗依然流行,像《帝京景物略》便記述:「中元夜,盂蘭會。寺寺僧集,族燈蓮花中,謂燈花,謂花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

另外,《西湖遊覽志餘》也寫道:「七月十五日,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河中,謂之照冥。」

照冥就是照通陰間,讓「水鬼」憑燈光尋覓道路,好得到法壇前,聽經取食。在乾隆年間,專談國都風俗的《帝京歲時紀勝》,也記有很多「鬼節」故事:

「中元祭掃,尤勝清明。庵觀寺院,設盂蘭會,傳為目連僧救母日也。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經文,施放焰口,以濟孤魂。錦紙紮糊法船,長至七八十尺者,臨池焚化。點燃河燈,謂以慈航普度。舁請都城隍像出巡,祭厲鬼。聞世祖朝,曾召戒衲木陳玉林居萬善殿,每歲中元,建盂蘭道場。」

在《帝京歲時紀勝》中,作者除了記載「放河燈」外,還提及「鬼王」、「糊法船」和「城隍出巡」等法會內容,這些雖全是逾三百年以上的舊風俗,但概觀今日的盂蘭法會,仍可見到。儘管不少已是苟延於大都市裏,但傳統血脈仍與歷史緊緊扣連,直讓人感到民俗活動的生命力是何等強大。

 
書海漫遊

《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

  • 周樹佳

簡介

  • 香港鬼節是一個混合了佛、道、民間的「節令」,盂蘭法會中因而常常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本書名《鬼月鈎沉》,講的就是「盂蘭」這個中國節日的香港面貌;書的副題是「中元、盂蘭、餓鬼節」,目的就是要拆解「香港鬼節」的面目、來歷和掌故等歷史與傳說,意味深長。
  • 原作名:《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
  • 出版時間: 2015年9月
  • 出版社: 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