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華中(武漢)陸運中心啟用機器人分揀郵件 資料圖片
在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之後,各地亦陸續公布其數據。其中上海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達21617.52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唯一前三季度突破兩萬億大關的城市,北京亦緊貼達19569.8億元。從總量上看,前三季度,滬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生產總值(GDP)穩居前四,四市全年生產總值將集體突破2萬億元。經梳理發現,長江經濟帶城市表現頗為亮眼,預計沿線將有9座城市的今年全年GDP可破萬億關口。
綜合大公報記者張豪、第一財經網報道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滬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生產總值(GDP)穩居前四,其中廣州、深圳分別為15509.06億(增7.3%)、15408.62億(增8.8%),按照目前的增長形勢計算,四大一線城市將在今年首次集體突破2萬億元大關。至於有望突破萬億的城市中,沿江城市群表現優異,其中將有9個來自長江經濟帶,佔14個預計破萬億城市中的六成以上。
上海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專家郁鴻勝教授認為,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提供了水運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
華東高新產業增長蓬勃
相比華北、西北等地,長江經濟帶水資源十分豐富,沿帶城市群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同時,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重化工業所佔的比重沒有那麼大,計劃經濟思維也沒有太多,原有城市群的重工業通過市場化的轉型,也發展得不錯。
從前三季度的數據看,位居第8到第11位的成都、武漢、杭州和南京(下稱「武杭南成」)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成都、杭州和南京增速均超過了8%,而武漢也接近了8%。
目前,這四個城市都是科教發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的城市。這其中,武漢、南京、成都都是科教資源集中的大區中心城市。這四大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杭州為例,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該市信息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實現產業增加值2276億元,增長22.3%,高於全市GDP增幅14個百分點,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25.2%,較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無錫長沙晉「萬億俱樂部」
按照目前無錫和長沙的名義增速,全年下來,無錫和長沙都有望在今年底突破萬億元大關,加入到城市GDP萬億俱樂部的行列,該俱樂部成員將有望增至14個。
屆時,無錫將成為江蘇省內第三個、長三角地區第五個突破GDP萬億大關的城市,長三角地區也將成為中國GDP萬億成員城市最集中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