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雙學三丑」獲放生變相鼓勵違法

時間:2018-02-08 03:15:09來源:大公網

  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衝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上訴案,終審法院裁定三人上訴得直,終審庭首席法官馬道立於判詞中指,認同暴力示威須加重刑罰的新指引,但稱這不應設有追溯力。有關觀點引發坊間熱議,有法律專家質疑若按這邏輯,「佔中」發生時新指引仍未頒布,故包括戴耀廷等在內的「佔中」案九名被告,都會因此被輕判「放生」,判決不但無阻嚇力,更變相鼓勵人觸犯更嚴重的法律,令法治失去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大公報記者 李淇 朱晉科

  資深大律師、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胡漢清接受《大公報》查詢時說,原審法庭在黃之鋒三人的案件中,認為「公民抗命」是量刑的一個很大的因素,所以只是判了社會服務令,但終審法院認為這個原則是錯的,「公民抗命」在有暴力和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不受用,對量刑無影響力,所以要有新的判罰去嚴厲處理。不過終審法院認為普通法有一個原則,就是當有新的量刑原則出現時,舊的案件跟舊的原則處理,因此三人上訴得直,但下不為例。

  憂「佔中」案九被告或被放生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當選人陳曼琪質疑終審庭一邊稱認同上訴庭判刑指引,另一方面卻指新指引不適用於「雙學三丑」案,令人十分混淆,「終審法院的判決就如在告訴公眾,量刑時必須有指引,否則就無得做,這根本偏離了過去一直的量刑原則。」她認為,若按有關邏輯,有人再以「公義」之名,做出今次新指引以外更激烈暴力的事,是否亦可因無指引而被輕判。

  陳曼琪更擔心「佔中」案九名被告會因此先例而被放生,「到時法庭如果話『佔中』是史無前例,發動『佔中』的人無先例及量刑指引而輕判,這似乎不是公義所在,更變相鼓勵激進分子發動更大規模衝擊,有關影響相當嚴重。」

  法治勿失去可預測性穩定性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表示,雖然終審法院認為「公民抗命」不是暴力集會的抗辯理由,但最後裁決三人上訴得直,令人覺得很奇怪。他說,如終審法院覺得不能用今日標準和原則去判決兩三年前的事,是因為那些人做違法行為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無事的,這個其實不應該成為理由。他覺得,上訴庭的量刑標準能否追溯此前的犯法者,都是終審法院自己決定的,中間有法官的主觀性,他憂慮此舉會令法治失去可預測性和穩定性,「這是一個大忌來的。法律無一個穩定的標準,時時都可以變,這個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律師陳永良就批評,終審裁決難以服眾,形容「雙學三丑」對香港社會造成的破壞相當嚴重,更對法治造成很大損害,故必須要有更重的懲罰才可使人心服口服,批評終審庭放過他們一馬是不恰當的。他又擔心,部分年輕人振振有詞聲稱「公民抗命無畏無懼」,不排除未來仍有年輕人響應反對派口號,發動盲目的暴民政治,奉勸其他人不可以再以身試法,否則就會即時監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