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左起:消防隊目林家輝、消防隊長王洪烈以及視障人士朱健驊(朱仔),透過單車活動成為朋友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踏單車可享受涼風吹送,沿途飽覽各處境色,「破風」的樂趣對視障人士來說,這些機會原似遙不可及,有消防員三年前成立單車隊,擔任領航員,與視障人士同踏雙人單車。參與活動的視障人士說,踏單車後變得更「大膽」,較願意接觸人與分享故事。參與擔任領航員的消防人員稱,透過單車,將快樂送給別人,自己也得到莫大成功感。
消防單車隊於2012年10月成立後,期望透過單車活動做義務工作,碰巧單車隊成員中有人是視障人士領跑員,於是促成與盲人協會合作,由單車隊成員擔任領航員,與視障人士同踏雙人單車。
23歲的朱健驊(朱仔),透過領跑員參與這項活動。朱仔自小失明,左眼僅餘一成視力,右眼全失明,小時候因體弱,醫生叮囑要努力運動,他選了游泳,其後參與跑步及三項鐵人等項目,但沒有踏單車,因為失明人士的平衡力較差,踏單車較易摔倒。不過,在消防領航員細心指導下,他滿有安全感及信心,上四、五堂便已學會踏單車,透過領航員描述沿途景色,朱仔腦海內浮現一幅幅美麗圖畫。
參與後改變內向性格
積極運動的朱仔,過去鮮有分享個人生活,平日外出也不敢拿出白杖,「以前會『收埋』自己,不會分享自己的視力情況」。參與雙人單車活動後,他與消防領航員建立互信,坦誠相對,改變內向性格,更願意勇敢表達自己。
單車隊成員、消防員鄧永傑稱,初時擔心能否與視障人士配合,故此由課程設計至物色單車,也仔細試行一次。他們由單車機開始,讓視障人士體驗踏單車,然後物色雙人單車,試驗如何給指示,其間並向盲人體育會「取經」,了解如何與視障人士溝通。
單車隊初期一個月只有一、兩次課堂,視障人士反應踴躍,現已加密為逢星期六一堂,每次有15至18位視障人士參與,每星期平均有20至30名義工參與,半數是消防員。車隊由單人單車領前開路,視障人士與教練同騎的雙人單車跟隨其後。
鄧永傑稱,領航角色除了給指示,清晰表達轉左轉右或上斜落斜外,還要當導遊,「好似收音機一樣,最初有同事不太習慣,會比較靜,忘記了溝通。視障人士希望教練有更多描述,知道多點沿途景物」。
「單車除了鬥快,亦可以將快樂帶給其他人」,消防隊長王洪烈稱,由教單車至同踏單車,都有莫大成功感,「最初我們沒有話題,但一起踩車,視障人士比我們更活潑樂觀,他們會主動了解消防工作,踩車的過程好開心,互相好似朋友一樣」。他形容領航一刻,自己儼如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也學懂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