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樓市續見小陽春

時間:2017-01-13 03:16:11來源:大公網

  文|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2017年又有人問投資什麼?筆者的答案繼續是樓市,因為是贏面被看高一線的投資工具,住宅樓市仍然是全世界的投資主流。筆者並預料短期內本港樓市呈現小陽春。

  海航集團去年底連續高價奪得兩幅啟德住宅地皮,樓面地價每平方呎分別創出1.35萬元及1.36萬元的紀錄,令市場感到意外。有些香港同業覺得海航太過進取,使到本地發展商陷於進退兩難。假如不緊貼中資公司出價,不易買得地皮,難有貨源供應。步步追逼並非每一個香港發展商都有財力纏鬥下去,確實要研究一下。

  未幾,港資嘉華國際以約58.69億元,擊退多家中資發展商,奪得該集團第二幅啟德地皮,樓面地價每呎1.022萬元,較去年底海航投得同區用地低出約24.57%。無可否認嘉華出價低於海航,但亦高於市場預期上限一些,證明港資公司出價經已作出調整,不是原地踏步。因多年來啟德地皮的樓面地價,多數在5000、6000元之間,嘉華最新出價實際已大幅升水,對市場甚有啟示作用。

  港資公司不甘示弱,經已激發起在近期有新盤開出的內地與本港發展商賣樓訂價,大致上可以用「水漲船高」去形容,但繼續有優惠條件,仍有一定吸引力。

  物業投資最為可靠

  近年來,全球金股匯投資難有成績,而且現鈔、債券以至股票等都是印刷投資工具,可以無限量供應,除了部分貶值之外,有些亦可能最後變廢紙,不及得建築在土地上供應有限的物業。近年不少投資者將目標轉移至世界各大城市樓市,就是覺得物業實在程度較印刷投資工具為好。

  內地買家對於本港樓市無可否認是一股支持力,最近中國外匯管理局表明,一直以來都不容許個人購匯用作境外購房及投資,並非新政策。當然可能會妨礙一些來自內地的購買力,削弱本港樓市部分銷路。

  世界各地投資者追逐物業作為保本增值的投資工具,經已成為全球投資主流。

  內地買家儘管略減,但不少人仍會持續購入本港物業作為長線投資,許多國際商賈名紳巨卿也都想在香港擁有物業以至貴重豪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