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正文

放寬銀行監管 歐美立場分歧\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時間:2017-12-04 03:16:00來源:大公網

  全球自2008年金融危機翻身,曾經備受千夫所指的華爾街,現在也來個華麗轉身,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張放寬對銀行業的監管大環境之下,華爾街銀行家再不是金融危機時備受千夫所指的「流氓惡棍」。

  美國聯儲局新任負責銀行監管的副主席誇爾斯近日說,應該重新評估聯儲局涉及華爾街的所有相關規定,首先要重新評估的是每年必須進行的銀行壓力測試。這位新官上任不久,已經表明聯儲局在監管銀行方面需要簡化,意味聯儲局在銀行業壓力測試的假設情景,將來都會簡化。對於華爾街來說,這是好消息,起碼每年的銀行壓力測試過關應該容易一些。

  經歷過金融危機後,金融機構的信用確實受到很大打擊,收緊銀行業監管有助挽救銀行業聲譽和銀行財政穩健狀況,提升外界對銀行業的形象。不過,由於監管規例似乎愈來愈複雜,成本沉重,帶來混亂局面,銀行界以至部分分析員都認同,過度嚴苛的監管規例,令銀行業務動彈不得,盈利受壓;與此同時,對普羅家庭和小生意人來說,申請貸款門檻太高,難以紓困或擴充業務,變相造成富者愈富情況。

  特朗普放寬金融監管勢在必行,這或會造成另一次金融危機,可能有利金融發展,而目前尚未到判斷時間。無可否定,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對穩定金融有重大作用,如果監管突然大幅放寬,當經濟大幅衰退之時,金融危機風險可能重現。全球各地監管機構現時都在關注美國在這方面的動向,估計即使美國大幅放寬金融監管,歐洲也未必會跟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