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定能將不同的盛事打造成像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般的國際知名度品牌。
「盛事經濟」是一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也贏得了香港社會的普遍支持,但也有一些聲音提出質疑和擔憂。有的認為「小」盛事過多且持續時間短、吸引力有限,有的擔心大型盛事辦不好反而砸了招牌,還有的認為主事者在策劃上、組織上不盡如人意,等等。筆者認為,到底該如何看待盛事經濟,宜看清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可更全面些、積極些。
符合經濟學原理方向正確
主流經濟學一般認為,盛事經濟會產生聚集效應(磁石效應)、乘數效應,也就是「聚人氣」「聚財氣」。盛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匯集,將同步完成知識、技術和信息及相關企業的聚集,促進創新和合作。他們會直接帶動交通、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收入增長,增加的收入會再次被用於消費和投資,進一步刺激其他行業的發展,使經濟總量倍增。同時,盛事的外部效應可惠及民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質量,盛事帶來的文化交流和社會融合,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盛事還有品牌效應,可提高全球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投資、人才和遊客。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政府提倡盛事經濟,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並取得不俗成績。去年美國頂流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新加坡「時代巡迴演唱會」,估計為新加坡帶來約19.74億至28.98億港元的旅遊收入。巴黎也通過舉辦時裝周等國際盛事,鞏固其時尚之都的地位,促進經濟繁榮。為爭奪重大盛事舉辦權,各城市競爭激烈,紛紛對盛事活動給予財政支持。
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成效已現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地理位置優越,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稱譽全球,人員、信息、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現代服務業發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可以說,香港具備發展盛事經濟的所有必要條件。此外,盛事經濟和中央推出的提高「免稅額」等多項挺港惠港措施會產生協同效應,倍增經濟效益;盛事之間也會產生協同效應,使節目更豐富、更具吸引力,讓旅客留港時間更長、消費更多。在當前香港面臨全球經濟復甦波折、外部環境不穩定、國際競爭加劇、內部需求變化等內外雙重壓力下,盛事經濟雖不是提振經濟的唯一解藥,卻是適合香港的一味良方!
實際上,盛事正逐漸為香港帶來真金白銀的效益。特區政府預計,全年盛事將吸引約170萬旅客參與,為全港帶來約72億港元的消費額,增加約43億港元的經濟價值。各大盛事大大提高了香港的能見度和吸引力。香港「多啦A夢」主題展覽不僅吸引了逾300萬遊客,還為市民帶來幸福感。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吸引全球超過42萬人次在線觀看;為期5天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共吸引8.8萬名訪客,創下新紀錄。
從宏觀數據也可見其帶動效應。帶動旅遊業增長方面,上半年共有旅客約2100萬,同比增長64%,當中過夜旅客佔50%,平均留港增加到了3.2晚。旅發局預計,全年旅客可達4600萬,同比增加35%。促進就業方面,今年4月至6月總就業人數增加逾6400人。已吸引落戶香港的近50家重點企業,將創造1.3萬餘個就業機會。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啟德體育園將在年底落成,有旅遊業者估計,每年僅門票收益就可增加14億港元,並為整體經濟帶來52億港元的效益,創造超過1.6萬個就業機會。
積極應對挑戰未來可期
雖然香港舉辦盛事面臨場地不足,大型場館欠缺,組織籌劃能力仍需提升,經費資助、合同保障等機制尚不完善等挑戰,但值得肯定的是,特區政府正採取措施積極應對。特區政府正多方設法推動場地擴容,啟德體育園、灣仔海濱活動區等已在建在租,北部都會區也會提供更多空間;特區政府已成立跨部門統籌協調組,也將加大涉及活動經費資助、合同保障等環節的審查監管力度,完善審查機制。
需要指出的是,盛事經濟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並非立竿見影。產業鏈較長的行業如製造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傳遞到生產環節。盛事期間激發的消費者興趣和購買慾望,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總之,搞好盛事經濟,眼光宜放長遠,不僅要關注當下收益,更要關注其持續發展和長期效益。像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這樣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賽事,是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和持續推廣形成的。相信有特區政府的務實有為、善作善成,更有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共同努力,香港的盛事經濟將展現出更強勁的增長潛力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