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國際關係/「血液門」是壓倒蘇納克最後一根稻草?\宇 文

時間:2024-05-27 04:02:50來源:大公报

  英國首相蘇納克22日宣布,將於7月4日舉行大選。這是本月初保守黨在地方選舉中遭受重創後,在朝野政黨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決定。保守黨已經執政14年。其間5位首相經歷脫歐公投、脫歐談判、疫情困擾、通貨膨脹、女王薨逝等諸多大事,尤其是約翰遜、特斯拉、蘇納克三位首相,讓保守黨越來越不得民心。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目前保守黨的支持率僅為20%,落後工黨27個百分點。在此情勢下,蘇納克只能孤注一擲提前舉行大選。儘管如此,保守黨恐怕也是無力回天,險中求敗。不過,不管大選結果如何,英國也無法恢復曾經的大國榮光,失去戰略自主的英國已經變成了讓全球訕笑的奇葩國家。

  英國和法德兩國曾被稱為歐盟「三劍客」。脫歐之後的英國,卻成為美國附庸。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中,英國積極充當美國的馬前卒。英國無法像法國那樣追求戰略自主,也不如德國務實理性,甚至不如西班牙、挪威和愛爾蘭等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當地時間5月22日,挪威、愛爾蘭、西班牙三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愛爾蘭算是英國的「小弟」,但在發出自主聲音方面,顯然要比英國更果決。

  提前大選體現賭徒個性

  英國大國風骨的缺失,還表現在中英關係上。十多年前,中英關係創造了「黃金時代」,特蕾莎.梅時代的兩國關係還保留着「金成色」。脫歐後的三位英國首相,則堅定追美反華,不僅在涉疆涉港涉台等問題上和美國同聲同氣,而且也在印太地緣政治戰略上積極充當反華棋子,在人工智能領域配合美國遏制中國,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生生被約翰遜、特斯拉、蘇納克三位保守黨首相敗光。

  堅持戰略自主的法國,穩步發展和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久前的中法兩國元首會晤,更是發布了4個聯合聲明、達成18項合作協議,兩國經貿合作達到新水平。中德關係也邁上務實合作新水平。上月中旬,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龐大的經貿代表團訪華,德方強調,中國是德國重要合作夥伴,德方反對「脫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願與中方共同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拓展雙方合作。美國對華電動汽車等加徵高倍關稅後,德國和瑞典也發出強烈嗆聲,認為這是貿易保護主義。

  中英關係,遠不如中法、中德關係,因為外交層面少了領導人互訪,經貿領域也無更多進展。脫歐後的英國,在拓展外貿大市場方面,選錯了方向。一方面,英國在反華政治操作下融入亞太市場的努力注定受阻,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不會接納英國這個域外成員;另一方面,英國要想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也是遙遙無期。更重要的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印太區域的自貿體制是離不開中國的。更諷刺的是,英國希望和美國構建更加緊密的貿易夥伴關係,也被拜登政府擱置。

  堅持戰略自主的法國和務實理性的德國,和中國強化了經貿合作,實現了更具戰略前瞻的互利雙贏。缺乏戰略自主而緊隨美國反華的英國,不僅惡化了中英關係,而且讓中英「黃金時代」變得晦暗無光。

  善於在攪動國際關係中牟利的英國,如今雖然還在國際關係中賣力表演,卻成了甘當美國棋子的「攪屎棍」。這樣的英國,失去了戰略自主性,也失去了大國靈魂,不僅變成可笑的奇葩,也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利益。在歐洲,其地位不僅不如法德這兩個歐盟「雙核」,甚至也不如意大利和西班牙。

  追隨美國付出沉重代價

  禍不單行的是,在蘇納克無奈宣布舉行大選的前兩天,英國爆出一樁駭人聽聞的「血液門」醜聞。自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英國從美國進口的血液製品讓30000人感染愛滋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已導致近3000人死亡。對此,蘇納克不得不代表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歷屆英國政府向民眾道歉,並發誓要對民眾進行補償。

  「血液門」醜聞責任雖然不在蘇納克,但英國輿論和民眾已將怨氣發洩到蘇納克身上。不管是工黨還是保守黨執政,反正都是英國政府的錯,難怪蘇納克首相的民意支持率已經低至20%。

  「血液門」醜聞,讓人聯想到英國追隨美國付出的沉重代價。雖然這樣的聯想有些牽強。但美國「問題血液」帶給英國人的痛苦則是顯然的。

  近年來英國帶給國際社會的也沒有什麼正面信息,反而是樁樁件件的醜聞和八卦。從卡梅倫時代魯莽的脫歐公投,到約翰遜的「派對門」醜聞,再到剛剛爆雷的「血液門」醜聞,英國給國際社會上演了一齣齣政治醜劇。至於英國王室,英女王薨逝後也不消停,先是威廉王子鬧緋聞,再到凱特王妃和國王查爾斯三世先後證實罹患癌症。至於不省心的哈里王子夫婦,更是無盡消耗着王室的民心,頻繁製造各種聳人八卦。

  國際關係學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