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到2023年底的5年多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2020年至2022年間發生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發2022年2月24日以來的俄烏衝突,加上2023年10月7日突如其來的巴以新一輪衝突,世界已然呈現熱戰擴大與新冷戰加劇相互交織、十分複雜動盪波譎雲詭的態勢。
一方面,美國已觸及或看到自身戰略能力的邊界。拜登政府口頭宣稱美國擁有在歐洲與中東同時應付兩個戰場的實力,但是,白宮十分擔心在西太平洋再與中國走向全面攤牌的邊緣。
另一方面,所謂「全球搖擺國家」亦即地區大國普遍顯露力不從心,在大國間周旋的空間不斷收縮。以印度為例,莫迪政府先是譴責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未能獲取以色列青睞,於是,改為同大多數國家一起呼籲巴以雙方停火止戰。與此同時,中小型國家或者無所適從或者莫名驚恐。
世界貿易和經濟沒有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而走上穩定復甦的軌道。相反,全球化逆轉,經濟泛政治化肆虐,產業鏈供應鏈斷裂,以及美國持續推行高利率政策,主要國家缺乏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眾多國家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以應對內部和外部挑戰,這一切,使越來越多國家政府和人民將注意力轉向政治穩定和貿易經濟增長。
和平,是政治穩定、貿易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巴以新一輪衝突激發世界各國包括中東地區人民要求和平的願望。巴以新一輪衝突也促使美西方思考烏克蘭危機的出路。
於是,2023年11月,全球呈現一系列要求和平的行動。
中美兩國元首在舊金山會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經過5年多激烈較量,美國對中美關係形成了三點基本判斷。第一,中國制度和文化不可能被美西方改變和打敗。第二,中美將展開長期激烈競爭,很可能持續到本世紀中葉甚至再久一點。第三,中美皆為核大國,不能直接發生衝突。
團結應對挑戰
就我們中國而言,始終致力於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晚宴發表講話,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我們決不會走通過戰爭、殖民、掠奪、脅迫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
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中國處理對外關係貫徹求同存異。202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法國外長科隆納舉行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王毅指出:「只要中歐攜手,陣營對抗就不會出現,世界分裂就不會發生,『新冷戰』就打不起來。」
中方關於中歐關係這一新表述,既反映世界面對陣營對抗、世界分裂和新冷戰的風險,也表達中國堅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國家和國家組織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
歐洲和中東皆已點燃戰火,亞洲和西太平洋不能再啟戰端。為此,中國與日本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兩國關係定位,與韓國確認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定位。2023年11月26日,在時隔4年多再度舉行的中日韓外長會上,王毅強調,中國始終是東北亞局勢中的穩定力量,一直並將繼續為緩和半島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2023年即將結束之際,俄烏衝突各方也釋放向談判停火方向演變的信息。2023年11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上稱,戰爭是悲劇,俄羅斯願意就俄烏衝突展開談判,並指出是烏方不同意談判。
11月24日,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執政黨「人民公僕」議會黨團主席阿拉哈米亞(David Arakhamia)披露,俄烏衝突爆發不久,2022年3月,他率領烏克蘭代表團在白俄羅斯和土耳其與俄方代表團談判。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俄羅斯向烏克蘭提出和平協定,承諾若烏克蘭保持中立且不加入北約,俄羅斯便停火。拉哈米亞稱,出於對俄羅斯的不信任,而且,若同意保持中立並放棄北約成員國身份需要修改烏克蘭憲法,以及英國時任首相約翰遜反對,烏克蘭選擇繼續戰鬥。
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頗難結束。但只要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反對戰爭,和平即使脆弱也能維持。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