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環保從未停步 減廢久久為功

時間:2024-05-29 04:02:18來源:大公报

  特區政府暫緩垃圾收費計劃,體現了科學施策、務實理性作風,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為市民所樂見。但仍然有少數意見堅持垃圾收費應該「迎難而上」,或者所謂的「擇善固執」;也有人批評市民處理垃圾的習慣沒有改變云云。這類將垃圾收費與環保簡單劃「等號」、將「減廢」與「收費」混為一談,或者歸咎市民環保意識低的說法,要麼邏輯混亂,要麼以偏概全。特區政府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解說,澄清謬誤,講清道理,這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在檢討、完善環保政策的同時,集中精力拚經濟、拚發展。

  環保是一個內涵及外延都很寬廣的大概念,處理垃圾是環保的一部分,兩者並非對立的關係。近兩個月的先行先試期間,出現了各種問題,反映香港各方面準備不足,除了暫緩推行,沒有其他的更有效的方法。反過來說,如果不顧客觀現實強制落實有關計劃,只會激化社會矛盾,這有違政策的初衷,也並非大家願意看到的結果。需要指出的是,暫緩垃圾收費不是放棄減廢,更不是環保停步,而是做好準備,以找出更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更有效率的減廢方法,重新出發。

  垃圾收費的本意,是通過「污者自付」原則,達到移風易俗、源頭減廢的目標,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觀乎世界各地的實踐,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全世界最早實施垃圾收費的是美國,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一些州已開始實施。一百年後的今天,美國成為全球製造垃圾最多的地方,人均丟棄垃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美國的垃圾收費是公認的失敗案例,印證收費並不必然減廢,值得香港社會思考。其實減廢有多種方法,香港是否一定要用懲罰性的措施來達到減廢的目標呢?如果採用獎勵性的措施,或者多管齊下,是否可以達到更好的減廢效果呢?

  有人認為香港應向日本學習。其實,香港要向日本借鑒的,是其配合垃圾處理的一攬子舉措。日本在有關政策的配套方面做得非常好,首先是打自幼稚園階段的垃圾分類教育,習慣成自然;其次是齊全的回收設施;其三是因地制宜,由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並非一刀切收費。

  反觀香港的垃圾收費計劃過於簡單化,在缺少完善配套之下,將責任推給市民。舉例說,全港住宅大廈數以萬計,廚餘回收桶覆蓋率低得可憐,如何回收?再說六大廚餘中心的處理能力,僅及全港回收量的十分之一,距離廚餘循環再用、綠色環保的目標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垃圾收費不切實際,沒有現實可行性,暫緩是負責任的做法。

  至於將暫緩的責任歸咎市民不配合,更是大錯特錯。有目可見的是,現時很多住宅小區定期回收膠樽和廢紙,做得很成功;多處的「綠在區區」回收裝置,總是裝得滿滿的;再看「走塑」政策,市民也好、商戶也好,都積極配合,過程大致順利。這些事實充分說明:香港市民的環保意識很高,只要環保政策不那麼「擾民」,不那麼「痛苦」,不那麼「離地」,大家絕對樂觀其成。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福祉,這一點毫無疑義。在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之下,香港更要加強環保工作,為保護地球出一分力。但另一方面,不能將環保視作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站在高地上說空話。香港處於關鍵發展階段,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施政要分清輕重緩急。暫緩並不成熟的垃圾收費計劃,可以給社會提供更大的空間,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是當務之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