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加快基建「硬聯通」 打造「軌道大灣區」

時間:2024-05-27 04:02:17來源:大公报

  大灣區最長地鐵來了!廣佛南環、佛莞城際昨日正式開通營運,新開的兩條城際鐵路線與已經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首尾相連,實現「四線」貫通運營,形成一條全長258公里、橫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這是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又一里程碑,大大優化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香港方面有必要加快跨境基建「硬聯通」,合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是內地數十年來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大成功經驗。在推進以高速鐵路為代表的軌道交通方面,更是在全球一枝獨秀。廣東省一早籌劃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大灣區城際鐵路,已分批開通。其中連結深圳、東莞至廣州的城際線年前啟用,加上昨日的四線貫通,意味着在廣州、佛山、東莞、惠州、肇慶、深圳等城市之間,已實現了地鐵式運輸。

  另外,深中通道將於下個月啟用,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連結深圳與珠海的深珠通道計劃也有進展,廣東省計劃在伶仃洋上建一條跨海大橋,與港珠澳大橋遙遙相對。該大橋為公路和鐵路兩用,接入國家高鐵網,屆時深圳至珠海的車程亦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廣東省爭取將計劃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目前正在推進前期工作。

  貫通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城際鐵路及跨海通道,將為商旅活動提供極大便利,加快各項生產與創新要素的流動,創造巨大商機。大灣區內地城市基建之快令人印象深刻,真正體現了何謂「高質量發展」,何謂「新質生產力」,何謂「大灣區速度」。香港市民享受北上的交通便捷時,期望香港在基建方面提升效率,加快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接軌,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目前香港與內地跨境基建有三大項目,分別是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和深圳灣大橋,已無法滿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迫切需要。為了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港深政府於2021年成立專班,推動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北環線支線兩個項目,前者銜接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走廊,後者為北部都會區與深圳皇崗口岸提供直接的鐵路連接。

  這兩個項目對加快大灣區跨境互連互通具有重要價值,但都有明顯的缺陷。就時間表來看,全長約10公里的北環線,預計到2034年才能竣工,也就是10年後啟用,緩不濟急;西部鐵路計劃20年前開始規劃,到目前仍未有明確時間表。更何況,西部鐵路只連接到洪水橋,距市區遙遠。近來有不少意見認為西部鐵路應連接至香港機場,打造成機鐵2.0,有利於加強香港機場與大灣區內其他機場的合作,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競爭力。

  香港已進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快車道」,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融入大灣區。大灣區去年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在全球排名第十位,超過很多發達經濟體,成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長極之一。當前大灣區建設已進入加快速度、縱深推進的新階段,加快推進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加快貨物、人員、資金、技術、數據等要素便捷流動,就需要進一步深化基礎建設的「硬聯通」和規則機制的「軟聯通」,促進灣區居民的「心聯通」。在融合融通中,不斷優化自身經濟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創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香港加快跨境基建「硬聯通」,既是分享內地高速發展機遇的需要,也有助創造更多就業,促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更是展現愛國者治港下積極有為的應有之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