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紐約時報廣場附近廣告牌循環播放特朗普與哈里斯的各類廣告。/點新聞記者攝
距美國總統大選日僅剩3天,選情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大公報特約記者走訪紐約街頭發現,食品和生活雜物的物價都上漲不少,而美國選民,無論男女老幼,最關心的還是關乎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尤其是近年通脹已令民眾生活百上加斤。雖然兩黨候選人頻頻吹噓自己的政策能有效降低生活成本,但媒體和專家都認為,雙方的經濟政策都難以解決民眾最關心的高通脹問題。/大公報特約記者 郭燕 權典之
隨着選戰進入最後階段,哈里斯與特朗普在各自競選集會上加大互轟力度, 但美國選民看看這些口水仗,很快就回歸現實,因為他們知道,口水救不了近火,他們更在乎兩位候選人將如何提升他們的生活幸福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和YouGov一項聯合民調顯示,美國近40%的選民認為,物價、通脹、就業和經濟是本次大選中最重要的議題。
記者走訪紐約曼哈頓市中心的超市,牛奶一加侖平均賣4.99美元,較4年前貴約1.75美元(約14港元),貴了約35%。如果哪位候選人能夠讓物價回落,相信更容易贏得民心。
民眾節衣縮食 難敵物價上漲
來自新澤西州紐瓦克的民眾說,她拚命工作以支付房租、汽車貸款和保險費用,然而物價一漲再漲,她的日子始終過得緊巴巴的。她表示,現在哪怕在「一元店」自己都不敢放手購買食物,「感覺像在被迫節食」。與拜登政府上任時相比,目前美國四口之家每年在食品雜貨上的花銷增加了2500美元,房價上漲了近25%,實際工資收入卻大幅下降。
兩候選人經濟政策「誇誇其談」
哈里斯和特朗普如何說服美國人將來三餐無憂?哈里斯表示,控制通脹要從加強對食品行業監管入手。她承諾推行防止食品生產和零售企業「價格欺詐」的聯邦禁令,加強對大型食品生產商併購和整合的監管。不過,專家對此普遍質疑,認為美國物價高企的根本原因並非零售商哄抬物價,而是生產供給不足、地緣局勢緊張導致供需失調等。
特朗普曾多次揚言,如果他勝選,將對所有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加徵10%至2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60%至100%的新關稅。多名經濟學家、甚至保守派顧問都擔心,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使得這兩年努力壓制的通脹率再度飆升。
美國前貿易代表助理克里斯特表示,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將使服裝和玩具等日用品的價格至少上漲10%。加徵關稅還將使進口零部件成本上升,迫使國內製造商提高產品價格,可能導致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1500至1700美元。
此外,哈里斯和特朗普大談通脹解決方案的同時,卻對這些方案所需要的財政投入絕口不提,對美國當前背負的巨額債務視若無睹。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報告估算,哈里斯的經濟政策可能在10年內給美國增加3.5萬億至8.1萬億美元債務;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能給美國增加7.5萬億美元債務,最糟糕情形下會增加15.15萬億美元債務。
提前投票踴躍 6680萬人已投票
截至本港時間11月2日凌晨,全美已有超過6680萬選民完成提前投票,佔2020年總票數的42%。兩黨都希望高提前投票率能給自家候選人帶來優勢。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中,曾質疑提前投票的公平性;但在今年大選中,共和黨也鼓勵更多選民提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