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街市轉型有道1/多區街市現退租潮 議員籲減租加強推廣

時間:2024-05-27 04:02:35來源:大公报

  圖:多區街市現退租潮。

  編者按:政府預留20億元推行為期10年的「街市現代化計劃」,翻新改善公營街市,為居民提供更優質服務,造福市民。不過,該計劃首個翻新的香港仔街市,自去年四月重新開業至今,空置率和退租潮一直未能改善,除了香港仔街市,目前不少公營街市普遍存在高空置率。

  香港正進入拚經濟拚發展的新階段,經濟面臨轉型,過去行得通的經營模式,現在未必行得通。現時手機下單買餸、點餐越來越普及,市民減少到街市買餸的情況下,現有的及正擬改造的街市如何避免被時代淘汰?就這個議題,大公報推出「街市轉型有道」系列報道,訪問街市商戶及議員,深入探討如何以新思維經營好街市,令商戶有生意可做,市民又能受惠。

  本港「街市現代化計劃」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現時面臨進退兩難的情況。計劃中首個完成翻新的香港仔街市,重開不足半年,已有兩成租戶退租,即使去年10月重新招租,仍無人問津。

  大公報記者近日走訪港九新界多個街市,發現不少由私營公司營運的街市都出現退租潮,有街市空置率高達五成,留低的都是掙扎求存。有區議員指出街市現代化雖改善了硬件,但租戶成本高昂,難以為繼,期望政府、商界、營運方和業主,有限期地減租減冷氣費扶持租戶,並做好推廣宣傳和活動,增加居民消費意願。\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蘇荣(文) 盧剛昌(圖、視頻)

  「街市現代化計劃」為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進行化的改善工程,計劃中有六個舊街市要全面翻新或重建,香港仔街市是首個完成翻新工程的街市,工程歷時14個月,耗資逾2.5億元,在去年4月底重新開業。香港仔街市共有三層及一個閣樓,設有142個攤檔,每層分別售賣不同貨品,地庫約有40攤檔,主要售賣海鮮、活家禽、蔬菜類,開業初期有137個攤檔租出。

  香港仔街市 一排8檔6空置

  不過,去年8月底,即街市開業不到半年,已有約兩成租戶退租。雖然食環署去年10月把空置攤檔重新競招,並更改部分攤檔類型,惟效果並不理想。

  記者日前再度走訪香港仔街市,發現每層都有不少已停業退租的攤檔。在二樓有一排八個攤檔,只得兩檔在營業,另六個都是吉檔,空置嚴重。在地庫有約10個攤檔早已結業,大部分是賣海鮮、蔬菜的攤檔。這些空置的攤檔都由食環署用藍白膠帶條圍封,或貼上告示,禁止在未出租檔口擺放任何物件,違者檢控充公的告示。

  翻新前月租數千 翻新後逾2萬

  綜合租戶意見,香港仔街市翻新後租金高昂,由翻新前的數百至數千元月租,升至逾萬甚至2萬多元以上,還有近3000元空調費。攤檔面積較過往細、電梯經常故障,由於區內長者居多,造成顧客不便,陷入客少價高的惡性循環。

  由民坊經營管理,在將軍澳景林邨內的景林街市和景林食街,門外當眼處放有招租廣告。食街約有10個舖位,但只有3間在營業,餘下的不是吉舖就是已拉閘停業。景林街市同樣慘淡,攤檔出租率只有約六成,部分退租的攤檔仍擺放着雪櫃等經營設施,人流稀少,場面十分冷清,檔主個個都無精打采。

  位於何文田佛光街的何文田街市約有20個攤檔,吉檔有3個,部分檔無營業,場面冷清。

  街市天幕設計 冬冷夏熱趕客

  新界的屯門山景街市,由民坊接管翻新後,分為食街和街市兩部分,食街合共12個舖位已有6間吉檔。街市內約有40個檔位,當中9個是吉檔,空置率共佔比例約三成,雖然人流不算少,但情況明顯不理想。

  食環署轄下的東涌東日街市在去年3月開業,36個檔卻有9個吉檔,且客流稀少,相比去年開張時的墟冚情況有很大差別。在2號檔位經營肉檔的梁先生不滿地說:「這個街市的天幕設計雖然拿過獎,但設計真好不合理,租了一年,發現好天就太陽直曬肉檔的肉,客人見到都不喜歡;夏天更嚴重,裝七匹冷氣機都搞唔掂!只能靠平價吸客,已經賣得比外面平30元了,但仍然很難留客,好多檔主都退租走了。」

  客人吳女士表示:「這裏冬天就凍死,夏天就熱死,來買東西都想要舒舒服服,所以這個街市會那麼少人。」

  石硤尾白田商場內的「鮮薈市場.白田」是資本集團旗下的街市,2021年12月底新落成,已屢次傳出街市所賣食材昂貴、款式少,租出營業的攤檔僅約四成。記者走訪上址,發現整個街市已關閉,停止營業,門口貼上「內部裝修暫停開放」告示。

  住白田邨的街坊張女士表示:「去年底,已逐漸有商戶遷出和退租,到新年前街市全面停業。以前經常到這裏買餸,現在停了,只好改到附近的街市買餸,真是好不方便。」

  位於長沙灣深旺道海達邨的海達街市,2022年1月開幕,街市約有70個攤檔,記者走訪所見,發現已有五成、約35個攤檔已經退租搬出,雖然街市內仍有肉類、海鮮、蔬果、乾貨供應,但來買餸市民非常稀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