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從80%是文盲 到建成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時間:2024-09-10 05:02:30來源:大公报

  圖:掃一掃看全文

  【大公報訊】新華社9月9日發表題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新中國成立75周年教育事業發展成就綜述》的文章。文章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步履鏗鏘,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引領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大國闊步邁向教育強國。

  立框架: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曾幾何時,得到優質的教育、照亮學生成才的夢想,是這裏最深切的期盼。2019年,在上海市援助下,專為解決農牧區孩子「上好學」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正式開學。綠意葱蘢的校園環境、設施完善的學生宿舍、數字化的智能教室……這裏,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孩子們在西寧的家,也是他們實現夢想的地方。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考察,第一站走進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看望這裏的老師和同學們。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同學們說:「從牧區來到這裏,生活習慣會有一些改變,但你們的人生會有更多的機會。」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人口中80%為文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有0.26%。文化水平過低,成為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阻礙。經過75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有各級各類學校49.83萬所,有2.91億學歷教育在校生,專任教師1891.8萬人。既有量的提升,也有質的飛躍。我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已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一批大學和一大批學科已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全面構建。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獨秀,德智體美勞全面協同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伴隨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生成長成才的通道變得更加廣闊。走過75年崢嶸歲月,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升,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補短板: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顯著增強

  今年7月1日,教育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各省區市和中央部門所屬高校也同步開通了熱線電話,為大學新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新生提供資助政策諮詢與幫助。自2005年首次開通以來,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已連續開通20年。今天,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年資助人次達到1.6億,全面實現應助盡助。隨着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設,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顯著增強。

  全力保障教育優先發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保持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鞏固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優師計劃」每年為全國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1萬名左右本科層次師範生。義務教育教師實現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教師待遇持續改善,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更加濃厚。

  滿足人民「上好學」需求──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普通高中優質資源、推進多樣化發展;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基礎教育新格局正在構建。

  全力破解急難愁盼問題──直面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短板,我國積極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劃片規範入學、陽光監督入學;推進「雙減」工作、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取得明顯進展。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服務的比例超過95%,義務教育進入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新階段。

  助發展: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征途,需要無數高素質的勞動者、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75年來,錨定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我國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教育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使命任務更加充分彰顯。高校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在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高校牽頭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分別佔總數的75.5%、75.6%、56.5%。

  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我國啟動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持續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改革。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不斷湧現。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我國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建立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會體制機制,促進形成與國家戰略相匹配的學校、學科、專業布局。中國教育「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經過75年的努力,更全方位、更多層次、更寬領域、更加主動的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新格局正加快形成,教育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0人中有8人是文盲,到2023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從198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14.7萬人,到2022年突破千萬人;從1949年各類職業學校在校生僅30萬人,到如今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名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75載耕耘,教育結出碩果。站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新起點,教育正在不斷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