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國安部:境外間諜機構設陷阱 威迫專家竊密

時間:2024-05-27 04:03:30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趙一存北京報道:近年,一些中國國內專家學者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境。同時,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伺機以威脅恐嚇等卑劣手段對相關人員拉攏策反,妄圖竊取中國國家秘密。中國國家安全部26日披露一起境外間諜機構恐嚇中國國內專家強迫「合作」的案例,並指出,出國、出境人員在境外期間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掉入「陷阱」,要精準識別其「合法」外衣下的非法勾當。

  國安部披露的案例指,中國某領域專家李某擁有多項高端科研成果,享譽海內外,在一次因公持護照赴某國開展實地調研過程中,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威脅恐嚇。李某被目的地國間諜情報機關借檢查出入境證件為由,脅迫李某前往隱秘場所開展「秘密審查」。在審查期間,該國間諜情報機關粗暴搜查並扣押李某個人物品,誣稱其危害該國國家安全。李某起初據理力爭,拒絕承認莫須有罪名,但在對方長時間以「不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終身監禁」等威脅恐嚇下,李某為確保自身人身安全,被迫簽署「自願」合作協議,並提供了內部科研信息。在李某回國前,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此為要挾,命令其回國後繼續提供情報。

  李某回國後第一時間與國家安全機關取得聯繫,對自身行為給國家安全造成的損害表示強烈悔恨。後經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縝密偵查、綜合研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對李某作出不予追究決定,並為其後續工作提供保護。

  冷靜應對 堅決表明立場

  國安部文章指出,出國、出境人員在境外留學、出訪、旅遊期間,要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和反間防諜意識,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自覺遵守所在國、地區的有關法律規定,了解掌握相關風土人情,依法辦事,堅守底線,避免掉入境外間諜情報機關設置的「陷阱」,精準識別其「合法」外衣下的非法勾當。

  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提示,若發現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或執法機關栽贓陷害,借當地法律之名行策反發展之實,不要緊張,沉着冷靜,妥善應對。如提問內容涉及中國國家秘密,應向其申明並拒絕回答,堅決表明立場,不收取對方提供的任何財物,不簽署任何文件,堅持要求聯繫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領事保護,要求與中國使領館人員會面,防止落入境外間諜情報機關設下的圈套。

  國家安全機關提醒,在境外受脅迫或受誘騙參加間諜組織、敵對組織,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入境後應第一時間聯繫國家安全機關,反映具體情況,切不可心存僥倖、隱瞞不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