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拚經濟.拚發展 灣區動力篇/香港可打造「數據特區」 馳騁AI新賽道

時間:2024-05-22 04:03:44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加速開拓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圖為香港特區政府早前舉辦的「智慧城市」巡迴展覽,展出多項科技方案。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與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舉行集思會,探討香港的經濟發展策略。香港迎來全力拚經濟、拚發展的最好時期。李家超在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通過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數據跨境流動等,增強香港的創新實力。在新起點上,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由治及興,已成為香港最大共識。

  伏羲智庫創始人、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原主任李曉東教授表示,香港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必須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歷史機遇。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香港可探索構建數據有序自由流動「數據特區」,在大灣區先試點,然後與內地其他區域建立鏈接。香港可充當中國在跨境數據流動、數據創新應用等方面的重要橋頭堡,打造「數據開放交換平台」,馳騁AI產業新賽道,讓大灣區迸發經濟新動能。/大公報記者 孫志

  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據跨境流動」首次寫入其中。「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一。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香港憑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此前,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並提出12項核心建議,主要圍繞五大範疇,即優化香港整體數字政策、加強數字基礎建設、促進本地及跨境數據流動、加速數字轉型、制定可持續的人才策略。李家超也在去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由數碼港牽頭,從2024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撐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推動產業發展。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個人信息跨境安全有序流動,2023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實施指引》應運而生:出境數量放寬、個保評估簡化,部分敏感個人信息不設具體要求,為保險、金融、醫療等行業帶來諸多利好,吸引有需求的企業到大灣區設分支機構……4月18日,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港深創科園公司)宣布,與59家來自內地、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國際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啟動合作夥伴關係。預計將在港深創科園投資超數十億港元,創造以千計的就業機會。

  掘金經濟新藍海

  大灣區的獨特優勢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數據跨境流動測試平台,成為探索跨境數據流動的「先行示範區」。而如何讓數據便捷安全流動,發揮中國數據規模、數據應用優勢加速數據跨境流動探索,是香港推動國際化優勢更上層樓的必答題。李曉東認為,香港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必須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歷史機遇,香港探索構建「數據特區」,實際就是呈現「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制度創新的新內涵。中國在加速推進新質生產力,相信香港一旦搶抓機遇,將會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和民生就業機會。

  「香港可充當中國在跨境數據流動、數據創新應用等方面的重要橋頭堡,某種意義上,基於數據要素和數字經濟的市場空間是無上限的,香港找準路徑就要扎扎實實去嘗試。」李曉東認為,數字經濟核心是數據,「數據要素」被稱為是土地、人才、技術、資本之外的第五要素。「在我看來,新質生產力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新時代昇華,而『數據要素』則是構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基礎。」他說。

  倡建國際化交換樞紐

  李曉東建議,香港可以建立數據有序自由流動的「數據特區」。首先,在大灣區試點,然後鏈接與內地其他區域建立鏈接,以有邊界的「數據特區」為基礎構建無邊界的「數據特區」,匯聚數據要素、人才要素、技術要素、資本要素。一方面,內地每年產出大量的數據,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內地的數據需要輸出到國際上,用於人工智能的數據加工需要;另一方面,內地也有大量的數據需求,在符合監管需求的前提下,如何促進國際上數據向內地的輸入,是香港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的地方。

  李曉東強調,相信香港有望在當前國際數據流動挑戰日益加劇的不利形勢下,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創造出自己的比較優勢,依託內地巨大的數據資源供給和需求優勢,包括數字經濟人才優勢,積極打造「數據開放交換平台」,將有望讓香港在未來的數字經濟發展中成為全球數據交換的中心,以「數據中心」服務八大中心建設,打造出數據產業的獨特優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