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金融觀察/科創發展倚重金融支持\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鄧宇

時間:2024-05-27 04:03:00來源:大公报

  圖:科技金融的發展,宜滿足不同科技型企業的投融資需求。圖為工作人員在檢查單晶硅片。

  時至今日,全球化敘事發生新的變化,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的競爭加劇,其背後的核心變量之一是科技創新,特別是前沿重大科技創新的競爭。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潮流,也是冀望藉此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國際經驗來看,科技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長期支持,這裏的金融具有廣泛且深刻的內容:一方面囊括財政、稅收等公共領域;另一方面也包括資本市場、銀行信貸及風險投資等領域,因而呈現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典型特徵。

  應該認識到,科技金融的發展並不局限於傳統信貸或股權投資,而是綜合性、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滿足不同科技型企業的投融資需求,且匹配高風險、高價值、高成長性科技創新生態。

  科技與金融相輔相成

  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前沿科技創新具有高風險、長周期、大投入等特徵,金融既能夠推動技術、資本和人力等各資源的優化配置組合,也能夠幫助政府、市場和企業分散或降低投資風險。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科技金融的重塑是系統性的。資本市場不發達、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偏高等存在的結構性短板制約了科技創新,難以滿足科技產業特別是前沿科技創新的金融需求。

  科技金融發展亟待打破傳統思維,改革金融服務模式,不斷突破科技金融政策的不適當約束,在提升科技金融市場化方面有所突破。未來科技金融將不再局限於科技信貸或IPO上市,而是更加強調金融資源能夠精準匹配科技行業周期,建立基於「風險─收益─回報」正向反饋的科技投融資模式,培育更多「耐心資本」。

  兼顧好科技金融的風險與收益。經驗表明,科技創新是所有邁入高收入國家的必經階段,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機制是科技金融,以私營部門的投資為主,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比較發達,但過去的歷史經驗和目前各國的科技政策卻證實了公共部門的關鍵性作用。

  但能否完全照抄照搬歐美國家的科技金融模式,一方面需要考慮經濟發展階段、工業和科技周期及金融制度等因素,積極探索建立在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產力基礎之上的金融創新,另一方面需要結合本國的經濟制度、金融結構和金融監管特點,持續更新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機制,發揮各類要素資源、不同金融主體的功能作用。

  概括而言,科技金融應着眼於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基礎之上的廣義的科技金融範式,既有財政金融(如基礎研究資助),也有貨幣金融(如科技貸款),同時兼顧「科技─產業─金融」正向循環的風險與收益,而這也正好呼應了「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底層邏輯。

  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

  設立專門的科技金融組織架構。2024年以來,內地商業銀行紛紛在總行層面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其中,工商銀行在國內科技創新較為活躍的地區組建17家科技金融中心和160家特色支行,中國銀行計劃在廣東、江蘇、上海等24個省市分支機構同步設立科技金融中心,構建「總─分─支」科技金融多層次組織體系。招商銀行成立科技金融領導小組,首批確定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合肥6家一級分行及嘉興1家二級分行,率先開展科技金融試點。截至2023年末,該行已有11家一級分行成為科技金融重點分行。

  不斷更新完善科技金融發展機制。農業銀行依託「商行+投行」、「融資+融智」、「資金+牌照」的綜合經營優勢,設立多支本地化農銀科創股權投資基金,構建信息共通、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多方共贏的股權投融資「生態圈」。招商銀行早在2010年推出「千鷹展翼」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推出包含專門隊伍、專門產品、專門政策、專門機構、專門考評、專門流程在內的科技金融「六個專門」工作機制,打造科技金融前、中、後台高效協同的專業服務隊伍。

  構建適配科技創新的產品服務體系。相較於傳統的固定資產貸款,科技企業的風險評級、抵質押物、信貸模式往往具有顯著差異。建設銀行首創「投資流」評價工具及金融產品,將股權投資思維創新融入銀行信貸文化,以「股債聯動」為抓手,通過「投資流」專屬評價模型和評分卡,滿足科創企業跨市場綜合化融資需求。截至2023年末,該行科技貸款餘額已突破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速超24%,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已突破2.2萬億元,增速超50%。

  發展科技金融的路徑建議

  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科技金融機制。

  一是健全國家財政、地方財政預算、國家產業基金等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明確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支持國家重大科技攻關、科技園區建設、科技產業發展、科創投資等一系列法律授權的條款,確保各項財政預算、產業投資等合法合規的同時,又能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特徵、新趨勢和新要求,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

  二是加快探索推進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和科技信貸、上市投融資服務的政策創新試點。2024年1月北京市發布《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着眼於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同期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於為科技創新發展培育和引入長期資金、耐心資本。

  三是通過地方政策試點加快形成差異化的科技金融模式,更好地契合當地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形態、資源稟賦,並規範科技金融政策。

  廣泛搭建「科技─產業─金融」的平台。

  一是要加大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成果複製推廣。一些省市地方已經在科技金融創新方面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有不少科技金融創新成果,下一步需要總結經驗形成制度,率先推動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取得突破。

  二是結合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設立區域性的科技產業基金,圍繞一批重大攻關和科技創新項目提供財政專項資助,提供股權和併購投融資支持,發揮好科技創新、設備更新改造等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考慮擴大額度規模、提高覆蓋面和降低利率價格。

  三是進一步深化科技企業名單,建立完善科技企業資金流、知識產權專利、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應用等要素綜合評價機制,搭建科技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等綜合平台,專設科技金融職能部門、專營機構,積極對接政府、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投資機構,降低信貸和上市融資准入門檻,支持產業鏈屬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創新以資本市場為主線的科技投融資體系。

  一是進一步明確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加快提升科技企業上市融資水平和科技企業「含金量」。持續深化北交所和科創板改革,總結支持和服務中小型製造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創設便利條件、增強資本市場專業能力,加大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同時做好准入標準、動態評價以及退出機制建設。

  二是有序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支持商業銀行通過非信貸直投、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深度參與資本市場科技企業融資服務。

  三是鼓勵長期資金參與科技投融資服務,依託資管、租賃、保險等多元功能,適度放寬商業銀行控股子公司股權投資風險權重,引導培育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提高科技投融資的活躍度,促進資本節約和金融資源高效利用。

  四是提升科技投資的回報率,並健全上市企業退市、信息披露和年報審計制度,加強科技信貸和投融資的資金用途監測、研發周期與資金利用效率等規範,防止出現扎堆上市、過度融資、過高估值等負面效應,培育成長性強、發展前景好的科技企業。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