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樸散為器/「食」不相瞞\馮愛枝

時間:2024-11-06 05:02:12來源:大公报

  《太平御覽》裏有一個故事,有人熬好了一鍋菜羹,舀了一杓嘗味道如何,覺得有點淡,就把鹽撒進鍋裏,然後又嘗了嘗木杓裏的羹,覺得還是太淡,便又加鹽到鍋裏,不過仍舊去嘗原來木杓裏的羹,如此幾次三番。

  這個「放鹽鍋中,嘗鹹淡於瓢」的小故事,主要是講不能局部、靜止看問題的道理,不過側面也反映一個生活細節,就是以前的人燒湯做飯,是直接上嘴嘗鹹淡的,菜羹快做好之際,隨手就舀一杓咂摸一下鹹淡。民間還有一個俗語「廚子的嘴,媒人的腿」,說媒人腿勤快了才能把姻緣促成,廚子嘗滾燙的飯菜才知道味道的鹹淡,也是這一生活細節的註腳。

  用今天健康餐飲的標準來看,廚師用嘴嘗鹹淡肯定是不健康的,人嘴裏含有大量細菌,很容易傳播疾病。但是這個流傳千百年的習慣仍然很常見。一個朋友在小城裏做廚師,燒菜在當地小有名氣,我一次擅入廚房想「偷師學藝」,廚師朋友按平時操作燒製,加油、放料、翻炒、上色一氣呵成,臨出鍋時,照例用炒菜大勺舀一勺就放嘴裏嘗鹹淡,絲毫不覺不妥,而且嘗完之後還盛情邀請我也嘗一嘗。

  廚師燒菜做飯都在後廚,而顧客在餐館堂食或者點外賣,基本上看不到「廚房重地」裏的操作,不知廚房是否乾淨整潔,廚師烹煮是否衞生。以前曾看到有人在網上發帖,說在外吃飯一般不敢要求返工重做,原因是害怕心眼小的廚師報復,在飯菜裏吐口水等來「加料」。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十年之前,內地開始推廣「明廚亮灶」,推動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透明玻璃窗等方式,讓顧客可以直觀看到後廚的操作,從而對餐飲行業進行監督。近年內地明廚亮灶的餐館越來越多,而且還與「互聯網+」結合,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程序與餐廳後廚連網,將整個烹飪過程看得一清二楚,保證餐飲安全「食」不相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