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過餃子,說的多了,彷彿就給它「畫地為牢」了。其實這經典主食並非是中國人的標配,在印度,提起薩莫薩「Samosa」,那可相當於油炸碳水中的統治者,當之無愧的小吃之王,就好比披薩之於意大利,貝果之於紐約。
因為印度人口遍布各地,無論在哪想找一家印度餐廳,都不是難事。難在你不知道要點什麼,看着菜單上五花八門的稱呼,最後江河湖海都匯成一個「糊糊天地」,糊糊裏的雞肉,糊糊裏的蔬菜,感覺確實很微妙。這時候,咖喱角的存在就彌足珍貴,只要認清名字,直奔它去,準不會被辜負。本地人叫它薩莫薩,如果出了這片地界,很多餐廳就直呼大名。管你是大汗淋漓的夏日抑或涼風瑟瑟的深秋,一盤咖喱角帶來的安慰,都是印度餐廳裏最貼心、最溫柔的守候。
餃子的宇宙本就遼闊深邃,像本港也有大名鼎鼎鹹水角,外殼脆韌,內陷濃郁,吃一口能香到「上頭」。不過咖喱角定位獨特,向來不以肉味見長,因為印度教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我們看到的咖喱角大多是素餡。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就要在餡料的調製,以及烹飪上下功夫。比如將酥皮摺疊成三角形,裏面加入土豆、豌豆、洋葱、香菜作餡料,伴有白胡椒粉、薑黃粉等調味,放入油鍋裏炸到通體酥脆,耀眼的金燦燦。一口下去,你就明白為何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對它敞開懷抱了,飽滿的餡料中是濃郁的咖喱香,耿直的脆口,就連味蕾的死角都能被打動。趁熱吃,還有爆漿的感覺。雖然沒有肉,卻也能稱之為「險勝」,在家吃餃子需蘸醬油醋,咖喱角的蘸料有酸甜醬、薄荷醬,還可以不蘸醬。比起我們認知裏渾厚帶勁的強攻,眼前這一份金黃三角,則更像娓娓道來、許久不聞的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