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眼錄/古希臘三大家\劉 俊

時間:2024-09-17 05:02:09來源:大公报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三大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們的哲學/思想在文藝/美學上也有所體現。

  蘇格拉底作為「祖師爺」秉持唯心主義神學論,在文藝觀上體現為「從神學目的論引出美、善合一的功用論」,認為「每一件東西對於它的目的服務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此外,蘇格拉底注重以形式和內容統一的方式來闡釋藝術問題,認為要想形象逼真,就必須「正確把握人物外形而寫出人物內心世界」。

  相對於柏拉圖信奉「神的安排」,他的學生柏拉圖則「肯定一個永恆的、絕對的『精神』或『真理』」──柏拉圖將之稱為「理念」或「理式」(不禁讓人想起康德、歌德、席勒和黑格爾),而「一切事物乃『理式』的影子」。在柏拉圖看來,文藝是對現實的摹仿,而現實是對「理念」的摹仿。對於什麼是詩、文中的真善美,柏拉圖認為「真」即「理念」,而「效能」和「有益」則為美(這裏不難看出他對蘇格拉底的師承),至於善則是由美而來,真善美三者的統一就是真理的體現。柏拉圖視理性高於情感,他的理想國只有頌神的、宣揚人性理性的詩才能進入,而情感濃烈表現傷感的詩則遭拒絕。

  到了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由於在哲學上主張「一般」不可能脫離「個別」而存在,因此亞里斯多德並不認可柏拉圖的「理念」論,而認為藝術創造雖然是「對神的創造的摹仿」,但「藝術摹仿的對象是現實」──這個「現實」並非柏拉圖所謂「理念」的影子,而是「現實世界的事物及其必然規律或內在本質」。相對於柏拉圖推崇理性,亞里斯多德更強調感覺和想像;與柏拉圖認定詩人是神的代言人不同,亞里斯多德更注重詩人在藝術創造活動中的能動性……至於亞里斯多德對「詩和歷史」的著名論斷、對「悲劇」的定義以及「淨化說」的提出,則顯然比他的老師和祖師爺的文藝認知更上層樓。

  師徒三代在文論上各有創造均成大家,世所罕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