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湖南博物院藏馬王堆漢墓出土繪有玉兔的帛畫。右圖:巧色玉雕伏兔。\作者供圖
中秋成為民間節慶始於宋代而非唐代的說法,是受到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描述北宋汴京在仲秋時繁華情況的影響。有研究指對月亮崇拜,月宮神話、玉兔嫦娥故事、秋季祭月的活動早在周代已存在,並且活躍於兩漢魏晉年間,《晉書》已有記「秋夜乘月」的賞月活動。我國當代民俗學者黃濤認為中秋節形成的源頭是唐代的賞月風尚,是因為除了有固定的節期,更有成熟模式化的民俗活動,包括拜月、賞月、吃月餅及合家團圓的習俗。
月亮是離我們最近的星體,在夜晚常可明顯看見。月有陰晴圓缺,每月也有一天或前後一兩天清楚地以圓月或近乎圓月出現,而到了仲秋的八月中,就出現特別圓月的現象,所以有「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說法。
最早關乎月宮神話傳說的文物,要數出土湖南長沙市郊馬王堆的漢代早期墓葬,這墓群自一九七二年發掘,經歷考古學者多年來的整理及研究,確認出土文物共二萬六千九百三十七件,當中一幅呈T字形的彩繪帛畫最為珍貴,帛畫右上部繪有一大八小個太陽,其中大的內繪有鳥,左上部則繪月亮,內畫有一隻伏在地上的大蟾蜍及奔跑中的兔。古人皆認萬物有靈,自然環境孕育出形態各異的神靈,因月有圓缺及陰影構成蟾蜍及白兔形象,加上嫦娥因偷食了后羿的長生不死藥而奔逃到月亮的傳說,嫦娥、玉兔、金蟾就成為人們想像的精靈。
在月亮中的奔兔,有稱之為玉兔、月兔。戰國時代屈原的《天問》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顧菟在腹」,是問為何月圓又缺,兔是否藏身其中。唐代柳宗元在《天對》則說「玄陰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唯神是類」,指月表多缺陷,被指為兔,只屬想像。一問一答,都是對兔在圓月中存抱懐疑姿態,但實際上玉兔已深深植入歷代民間信念中,更有被塑造成用研杵搗藥的形象。
宋人過中秋,因《東京夢華錄》被形容是賞玩而熱鬧的遊樂活動,上至官宦世家,下至平民百姓,在節日中大排筵席,酌酒高歌,歌舞徹夜不斷,尋常人家結伴遊於市井,兒童亦嬉戲至通宵。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記錄:「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歡迎,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明代在這個節日活動中,出現了與明月、玉兔有關的節物。老百姓多置月宮符像,陳列各類圓形的瓜果,餅面繪上月宮蟾兔,家人聚在一起肅拜燒香。官宦更穿着華麗的吉服,衣身多點綴應景圖案,有將玉兔紋各一繡於開襟衣服上,圖案對稱,頂部有彩雲,另亦流行在補子繡上玉兔紋飾,眼睛望着天上的滿月。而皇室貴族的服飾亦有繡上壽字及白兔圖案,寓意玉兔萬壽。明代定陵墓葬(傳屬萬曆帝孝靖皇后)出土的一對金環鑲寶玉耳墜,金耳環有如一輪圓月,下垂白玉雕有搗藥玉兔,是與傳說一致的精緻文物。
清代延續晚明風俗,有變化的是玉兔搗藥的造型改成立人,穿戴衣冠,明人紀坤在《花王閣剩稿》記述:「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這種泥塑玉兔稱為「兔兒爺」,民間在中秋節日間多供奉,這種流行的泥塑兔神,巨者高三四尺,有稱值萬錢。當時已開始流行以月餅、果品相饋贈。
在今天,嫦娥與月兔不僅出現於月宮神話傳說中,我國探月工程自二○○四年訂出規劃及後的三年展開以來,月亮不再只是神話的場景,更是現實體驗及了解的對象,執行探月工程的探測器及月球車亦分別命名為嫦娥號及玉兔號。古人在中秋節仰望月宮找尋的玉兔,已隨着為我國和平利用太空核心目標行動,在月亮地表出現了,西漢先賢幻想的馬王堆帛畫描繪景況,夢幻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