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止戈為武\李 夢

時間:2024-09-05 05:01:54來源:大公报

  圖:龍安志著《九龍門:尋找功夫》。

  上周二下午,龍安志《九龍門:尋找功夫》中英文圖書首發式暨紀錄片首映儀式在銅鑼灣一間戲院舉辦。全院滿座,來了不少功夫研究者與愛好者,還有香港武術聯會、本地大專院校的一眾青少年,十分熱鬧,讓這位研究中國數十年的知名作家、紀錄片導演很是欣喜。

  龍安志在中國生活、工作超過三十年,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二○一九年)和第十五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二○二一年),親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一九八一年,他作為交換生第一次來到中國,先從美國飛到北京,再從北京坐長途巴士前往天津。他告訴我,那時候的北京機場只有一個簡單的雙門航站樓,長途巴士更是一路顛簸、頻出故障。那時候的龍安志只是二十歲的青年,在他的記憶裏,冷戰時期的美國政府將中國和蘇聯「視為敵人」,而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大部分美國人,卻對於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

  作為首批來到中國學習中文的外國交換學生,龍安志的這次中國之旅,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參觀中國的名勝古蹟,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對中國的哲學亦頗感興趣,而讓他念念不忘的,還是中國的武術。「『武術』這個詞雖然被大多數西方人不加用心地翻譯為「軍事的藝術」,在中文裏的意思卻是『非暴力的藝術』。」在《九龍門:尋找功夫》一書引言中,龍安志這樣寫道。

  止戈方為武。少時在美國,龍安志跟隨空手道大師學習,後來了解到空手道其實源於中國功夫。來到中國後,他花了數十年尋找功夫,與不同地方的功夫大師交流,了解中國功夫的發展脈絡,更重要的是,從功夫的一招一式、一張一弛中,找到中國文化、精神與價值觀的映照。龍安志以「忍」「忠」「平」「易」「和」等九個關鍵詞作為九大武學精義,並認為這九大精義不止關乎武術,更可用作指引我們為學為人的價值觀。在他看來,中國功夫的目的從來不是訴諸暴力,而是持之以恆地探求天、地、人之間的關係;研習功夫也並不是為了在打鬥中取勝,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有擔當的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乒乓外交,成為中美關係的破冰之局。數十年後,在中美關係面臨新考驗的當下,龍安志認為以功夫及其中承載的歷史、文化、哲學和價值觀種種,亦可幫助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感受中國。「這是很硬的『軟實力』。」龍安志如是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