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因「特」而「熱」\振 遠

時間:2024-05-27 04:02:54來源:大公报

  圖: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大概是身在香港的原因,在算法影響下,每每打開「小紅書」,看到的多是關於此地的熱門消息。近日,吸引大量關注的兩個流量焦點則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和華晨宇香港演唱會,由此衍生的諸多話題亦非常值得玩味。

  先說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這部由漫畫改編的戲,無論是從敘事結構、人物塑造、風格樣式和影像效果,還是一眾新老演員的演技和顏值看,都有相當的可圈可點之處。扎實且細膩的劇情之外,電影對九龍城寨及當時生活場景的高度還原,讓電影本身又具備現實主義的色彩,為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沉浸式體驗那個年代的「港風」「港景」「港味」提供了契機。這就難怪評論區滿是「已三刷」「已五刷」甚至「已十一刷」的留言。政府有關部門似也關注到城寨IP產生的「溢出效應」,考慮將拆除但未棄置的城寨場景重現,供市民和遊客打卡。

  為何這個曾經由大量危樓違建組成的「巨型貧民窟」現時又重獲關注呢?或許,正是因為其寶貴的獨特性。從建築學的角度看,這個巨大的集群像是自發形成的「蟻巢」,破敗、擁擠和混亂中又不失秩序。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即便「三不管」,但又能自行運轉、各得其所。

  從藝術的角度看,這種賽博朋克式的複雜存在為不同種類的創作提供了無窮想像空間。在經過長期演繹和口口相傳後,城寨及其相關故事就像是香港繁華背面的縮影,在歷史文化的記憶中難以抹去,也為社會發展的反思和探討提供了難得的樣本。若有朝一日城寨的一角被復原,可以想見,已被電影「種了草」的擁躉們定會「擠爆」那些經典的戲中場景,再度為香港帶來人氣和話題。

  再來說說內地人氣歌手華晨宇的演唱會。其實從布景搭台開始,流量就已經在聚集並發酵。粉絲們幾乎實時關心着工程進度和天氣變化,細緻到考慮特區政府禁塑令下舞台效果中會用什麼替代塑料彩帶,而不少香港市民也被發動起來一起「雲監工」。其實,偶像明星自帶的影響力讓這些都不足以為奇。反倒是開唱後維港兩岸的景致和場外觀眾的互動,竟成了演出本身之外的新熱點。

  從現場效果和照片呈現看,前衛的鏡面舞台、華麗的燈光舞美在高樓大廈和雲霧海景的映襯下別具特色,中環的摩天輪也完美地融入其中。正因此,加之大屏和音響「給力」,大量未進場的粉絲和慕名而來的市民遊客得以在「零元區」同樣感受到這場視聽盛宴所帶來的激情與歡樂。粉絲們則把記錄大量外國人在場外合着歌聲起舞的視頻推上了網絡熱搜。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偶像用精彩的表演詮釋了「音樂無國界」,讓不同膚色、語言的人在此時此地連接到了一起,同時也讓他們見識到了香港這一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有魅力所在。就像一條高讚留言所說,這可能就是一位渴望「破圈」、渴望走向國際的內地歌手把演唱會選在香港,選在中環海濱的原因。

  有人說,現在的人氣和財氣是跟着流量走的。事實證明,當下的流量又是跟着「個性」走的。在這個八○、九○乃至○○後逐漸主導的嶄新時代,獨具特色、與眾不同、難以複製方能打動其心,讓口味越來越「刁鑽」的他們「買賬」。而「新舊並存,中西交匯」的香港恰恰就是這樣一座「個性」之城,既可以實現「隨手一拍就出片」,更可以做到「無處不旅遊」。未來的香港不必焦慮,亦不必彷徨,只要積極創新求變,立足特色定位,深挖特色資源,發揮特色優勢,就一定能再現昔日「丁財兩旺」之盛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