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瓦西塔河的迴響\吳捷

時間:2022-11-14 15:59:39來源:大公報

瓦西塔戰場國家歷史遺址入口。\作者供圖

  十九世紀,美國領土不斷西擴,歐洲移民隨之西進,與北美原住民矛盾加劇。原住民部落眾多,語言各異,既無中央政府,又乏現代兵器和通訊、交通設備,衝突中常處劣勢;兼以彼此拆台,攻伐不休,殖民者坐收漁利。許多歐洲移民視原住民為劣等民族,待之如牲畜。兩年前,我去憑弔一八六四年科羅拉多州沙溪屠殺的冤魂(見作者《沙溪的風聲》),近日又造訪了俄克拉何馬州的瓦西塔(Washita)戰役遺址。

  從沙溪到瓦西塔,時隔四年,局勢劇變。一八六五年美國內戰結束後裁軍,眾多軍官降級減薪,賦閒無聊,亟欲建功立業,遂拿弱勢的原住民開刀。美國記者Charles Brill著有瓦西塔河戰史,指出美軍常以瑣事啟釁,繼而以之為由襲擊各部落。軍方一八六八年籌備橫掃瓦西塔河流域的原住民,最積極的打手是內戰時官居少將、戰後降級為上尉的卡斯特(George Custer)。

  沙溪的夏延人被屠殺後東遷,一八六八年由從沙溪僥倖脫逃的「黑壺」率領,與其他幾個部落同在瓦西塔河畔紮營過冬。感恩節周末,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卡斯特率軍突襲瓦西塔夏延人營地。 「黑壺」聽到異響,鳴槍示警,迅即殞命,驚醒的夏延人四散逃亡。附近原住民部落聞聲來援,卡斯特匆匆撤離,聲稱殺死男子一百零三人,掠走婦孺五十三人,手下亦有十九人被殲。Brill盛讚「黑壺」:「是他最先拿起武器,反抗白人巧取豪奪夏延人的土地;發現雙方實力懸殊後,又是他第一個參加和談,他也是此戰最先犧牲的夏延人。」

  瓦西塔戰役遺址如今是一片矮樹和草原,一望無際。河道窄窄,河水淺淺,蜿蜒繞經古戰場。原住民來此悼念,在河畔樹枝上懸掛各色條狀編織物。嶄新的鋪裝步道帶人行入青草和灌木叢中,傾聽當年的槍聲和哭喊,想像無可阻擋的西進移民潮,以及「黑壺」代表的十九世紀後期北美原住民命運:交戰則難以取勝,和談卻時常受騙。難得雙方滿意,簽訂的條約提交美國國會後,常被改得面目全非或不予批準,而新一波移民、新發現的礦產總會帶來新的土地要求。原住民憤怒且困惑:白紙黑字,為何全如兒戲?

  瓦西塔戰後,一群夏延人北上,寄居於蘇族人視為聖地的黑山一帶。四年後當地發現金礦,美國政府向蘇族強買土地,被拒絕後以戰爭要挾。一八七六年六月底,卡斯特率兩百餘騎兵來到今蒙大拿州小大角(Little Bighorn)河流域,落入蘇族首領「瘋馬」和「坐牛」的埋伏。冤家路窄,原住民聯軍中正有一支夏延人,卡斯特全軍覆沒,是為美軍與原住民衝突史上最慘敗仗,時逢美國百年國慶,輿論嘩然。此後政府加快逼迫各部落讓出土地,並屠戮野牛,斷絕原住民食物來源。一八九○年十二月中旬「坐牛」被害,餘部投奔另一蘇族領袖途中遭遇美軍騎兵,同行至南達科他州傷膝河畔。根據Dee Brown的名著《Bury My Heart at Wounded Knee》,二十九日晨美軍暴力蒐查蘇族人的帳篷,引發不滿,混亂中士兵開槍掃射,打死至少一百五十三個蘇族人,傷五十餘。以傷膝屠殺為分水嶺,原住民勢窮力竭,再也無力反抗美國政府。

  殖民人群屠戮原住民,在世界多地皆曾發生。美國的不同之處,正如Nathaniel Philbrick所著小大角戰役史《The Last Stand》指出,是屠殺發生在本土而非海外殖民地,所以美國人至今仍生活在昔日惡行的後果中,無從逃避。有些部落永遠消失了,有些僅餘殘眾。他們的名字,像邁阿密、切諾基、猶他,留在美國地名、汽車與球隊名中,他們的身影卻隱入歷史。一處處荒涼的保留地,一個個有名無人的名稱,在朝暉夕陰中沉默。那隨處可見的沉默震耳欲聾。

  衝突的雙方其實是人性中的善與惡,矛盾的核心在於如何對待與自身語言、文化和發展階段不同的異民族。在美國,一直有為原住民發聲、奔走之人。小大角戰後,彭卡部落被趕出祖輩生活的土地。有軍官聯繫奧馬哈的報社、律師、法官,免費為彭卡人打贏民權官司。Helen Jackson聽首領「站熊」講述彭卡人的遭遇後,一八八一年出版《A Century of Dishonor》並自費送給國會議員每人一本,附言:「看看你的手,它們沾滿親族的鮮血!」此書是最早系統研究並批評美國政府對原住民政策的著作,明尼蘇達大主教作序:「從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間,任何一百英裏的範圍內都有屠殺原住民的痕跡。」以Jackson、Brill、Brown等人的書籍為先驅,美國近年原住民領袖傳記和部落歷史、復興史層出不窮,逐漸扭轉曾經一邊倒的敘事。小大角戰場遺址曾以卡斯特命名,紀念其「壯烈犧牲」,一九九一年迫於公眾壓力改為現名。一些團體仍在努力使傷膝升為國家級歷史遺址。

  Brill如此結束他的瓦西塔戰史:「一切都成為過去,連瓦西塔的河床都已改變,但那場戰鬥仍迴響於大平原上,迴響於東西海岸之間。」在瓦西塔河畔我傾聽那迴響:原住民的聲音如靜靜水波,從未斷絕,更匯入越來越多各界的反省和檢討,日復一日,敲打着所有人的良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