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中環街市前世今生 見證城市變遷

時間:2022-09-27 15:06:16來源:大公網

  圖:中環街市經活化後成為文青勝地,吸引不少市民往拍照「打卡」、吃喝購物。

  第四代的中環街市於1939年建成,當時被形容為「建築物的設計絕對趨向現代」。開張當日,大串大串的炮仗噼噼啪啪地響遍整個街市,特地來參觀和買菜的人絡繹不絕。如今「街市」內濕漉漉的環境不再,更成為文青勝地,主樓梯那對「上UP、落DOWN」標誌,仍然在服務着拍照「打卡」、吃喝購物、隨意閒逛的市民。中環街市雖已「徒具軀殼」,惟一街之隔的嘉咸街卻保留着傳統街市的內在,展現着喧鬧的人間煙火生活氣息。

  大公報記者 餘風(文) 林少權、黃洋港(圖)

  1842年英軍佔領港島,大批華人湧來,買菜需求大增,「第一政府街市」(又名中環街市、Central Market)便於皇後大道海濱開張營業,不少華人商販進駐。街市臨海而建,亦方便商販在岸邊上落貨。當時街市規劃分為賣肉類、蔬果、家禽、鹹魚、鮮魚等,更設磅房和找換店,向商販收取的租金不多,僅足以維持街市運作,豬肉枱月租1元,賣魚、菜的僅收0.75元。

  港英政府其後為增加收入而施行餉碼制度,將街市專營權拍賣給商人承包,須每月上繳餉銀。第一代中環街市總管是華人承辦商韋亞寬,其子韋亞貴及後以每月餉銀300元繼承街市專營權,政府後來更答應與他續約五年半,條件是他必須把街市的棚寮改建成有瓦頂的磚屋,並設置溝渠等以維持街市清潔,有關維修須經總量地官查察滿意為止。惟後來韋未能負擔所有建築費用,往後十年間承包人換了三手,每月餉銀翻了一倍至600元,當中尚未計算修葺費。

  被譽為二戰前最先進街市

  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徐頌雯娓娓道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原來當年韋亞寬是間接令港英政府決定收回街市管理權的原因,「韋亞寬當時因街市賄款問題向港督投訴,經調查後,韋竟被反指誣告官員,政府往後亦發覺這類承包制度管理不善,漸漸由1858年開始收回街市管理權。」而另一名街市承包人都爹裏在1849年承包了上環街市後,翌年便在原址建成第二代中環街市。

  第三代中環街市於1895年落成,外觀呈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屋頂鋪設嶺南常見的筒瓦和板瓦,內籠則以鑄鐵結構為主,與當時本港鼠疫嚴重有關,因為金屬易清潔,能滿足衛生要求。攤檔當年的布局按氣味和潔淨度分配,例如雞檔被安排在便於取水衝走雞血的檔位;每個檔口都有編碼,並以中英雙語展示檔主姓名;所有肉檔都必須列明肉品來源,以及獲街市督察認可。街市一直沿用至1937年不敷應用才拆卸。

  第四代中環街市即現存中環街市的雛形,1939年中落成,當年耗資高達90萬元興建,樓高四層,可容納286個攤檔。當時中環街市被形容為「建築物的設計絕對趨向現代」,更設垃圾槽,讓各樓層的垃圾可從垃圾槽集中至出口,再由垃圾車運走,亦是當時本港第一個安裝升降機的公眾街市,被譽為本港二戰前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街市。1942年日本佔領香港時期,中環街市一度改稱「中央街市」,至1993年才恢復正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中環街市的全盛時期,更被盛讚為全東南亞最大的肉類市場。食材新鮮、地理位置佳,由普羅大眾以至豪門大族家傭、中上環一帶酒樓餐廳的買手都來買菜,人流絡繹不絕。

  嘉咸街露天市集保留傳統

  但隨着超市盛行,中環街市又日久失修,加上位於商業核心區昂貴地段,最終於2003年停運,一度面臨清拆危機,幸而在社會保育氣氛下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最終由市建局於2021年完成活化並重新開幕,「檔口」逾百間,涵蓋老字號乾貨店、文青小店及街頭小食店等。當局表示,新中環街市保留了「作為市民購物點的傳統功能」,並加入STEAM學習、支持初創公司、公共休憩空間等新功能。

  若想體會中環街市當年的熱鬧氛圍,可以移步到嘉咸街、卑利街一帶的露天市集。這個已有逾160年歷史的露天市集,經歷十年前附近一帶唐樓重建、活化,部分檔販遷出,更經歷過一場排檔大火後,獲市建局重新鋪設電力供應設施,漆上光鮮色彩美化,經營環境大大改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