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新疆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新疆是個好地方——第十屆天山南北賀新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俗展」主會場活動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開幕。
「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启动仪式现场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韓娟攝
此次年俗展以「天山南北賀新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為主題展開系列活動,採取線上、線下同步舉行的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開展宣傳推廣,不僅讓廣大群眾充分領略傳統文化魅力,還豐富了春節文化內涵,營造了喜慶、熱烈的濃厚節日氛圍。
启动仪式現場的社火演出。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非遺年俗展現場,鑼鼓喧天,旱船、秧歌、舞龍,來自烏魯木齊市陝北社火隊的表演者身着喜慶服飾,扭起歡快的舞步,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廣場的周圍,正在展出年俗圖片展,據了解,這些圖片是從全疆300餘幅攝影作品中遴選出50幅,內容有扭秧歌、劃旱船、送春聯、做糖人、貼窗花、做臘八粥等年俗文化。
年俗圖片展
來自烏魯木齊市新大附中高一年級的蘇代依斯•買爾旦和家人一起來逛展,他說:「今天是我第一次在現場看社火表演,非常震撼,感覺濃濃的年味已經鋪面而來,現場的氛圍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我打算在這個假期去展會上嘗試學習剪紙、捏泥人等傳統手藝,好好感受一下我們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非遺集市現場
在人民公園嵐園設置的室內非遺迎春集市裡,不少家長帶着孩子正在體驗捏麵人、剪窗花、寫春聯、觀看刺繡等活動。一把剪刀在紅紙間遊走,不一會一張兔捧吉祥的窗花就出現創作者的手中,這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陳海泉現場秀絕活。「剪紙是用特殊符號表達情感的一種傳統裝飾藝術,有自身的語言,講究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陳海泉說。得知可以拿走自己喜歡的窗花,不少市民欣喜地將精美的窗花裝進福袋裡。
記者了解到,此次書法名家百福千祥送萬家活動將一直持續至1月18日,想要名家春聯、窗花的市民可以在活動時間內前往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嵐園新春集市領取。
非遺集市現場
據介紹,新疆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本屆非遺年俗展將持續至2月5日元宵節,全疆同步啟動,為各族群眾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伊犁州將舉辦「新疆是個好地方--第十屆天山南北賀新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俗展」暨第二屆「石榴花」非遺巴扎活動等29項非遺專題活動;昌吉州將推出元宵節戲曲周、「兔兒爺」傳統泥塑彩繪、中國風福桶年宵花製作活動等23項活動;吐魯番市將開展千人納孜庫姆表演、迎新春文化大巡遊以及線下非遺展示體驗活動;喀什地區將舉辦楹聯書法展、非遺攝影展、喀喇昆崙山區婚俗展等29項活動……
新疆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燕乃敏說:「非遺年俗展作為全區春節期間的大型文化旅遊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9年,成為全區重要的非遺活動品牌,在賡續傳統的同時,不斷豐富春節文化內涵,為各族群眾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農曆兔年春節期間,全疆各地將結合實際,組織非遺巴扎、楹聯書法展、年俗攝影展、戲曲周、威風社火、『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等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年味十足、互動性強的線上線下非遺展示活動229場,預計惠及1000餘萬人次,進一步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可見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