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為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精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烏魯木齊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自治區文博院黨組書記侯漢敏,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出席簽約儀式。
合作協議明確,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將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雙方將在以下方面開展全方位、寬領域交流合作:一是文物展覽方面,組織參與中國文物展覽走出去精品工程,促進新疆文物赴境外展出,引進境外優秀文物展覽走進新疆。二是文物旅遊方面,雙方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基於新疆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合作開發研學旅行、體驗旅遊、休閑旅遊、絲綢之路特色旅遊項目,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積極開展紅色旅遊項目,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三是文博創意方面,雙方共同加強文博創意產業領域的務實合作,深化文物資源開發利用。四是業務培訓方面,雙方共享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作為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的培訓資源、學術資源、專家資源,合作舉辦展覽策划與實施、文創產品開發運營、文物保護與旅遊融合發展研討等培訓班。
譚平主任介紹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基本情況以及在文物展覽、文物交流、文博創意、業務培訓等方面與新疆合作的想法和建議。他表示,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將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引領社會資源合作,協同新疆完善文物對外交流機制,充分運用新媒體宣傳方式,做好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提高新疆文物工作對外傳播能力,向世界展現全面、立體的新疆形象。
侯漢敏表示,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將會有效盤活文物資源、更好發揮新媒體作用、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講好新疆故事,期待雙方在更廣泛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與會人員還就有關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