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特色旅游 > 正文

【港青敦煌實習之行(上)】敦煌魅力感動港生

時間:2019-08-15 10:45:16來源:香港文匯報

■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佘思維(前)將洞窟故事和敦煌文化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佘思維(前)將洞窟故事和敦煌文化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走進「沙漠中的美術館」感受中華文化色彩

  2019年的夏天,無論對於學生還是社會其他階層的人來說,都比過往幾年不一樣。今年的暑假,社會上出現了紛爭,香港市民多了一點情緒、一點憤怒、一點嘆息。有人「無悔青春」虛度光陰,甚至肆意上街破壞、發泄不滿、破壞社會安寧,卻也有另一部分的年輕人把握青春,用最美好的時光追逐夢想,將目光投向神州大地,遠赴甘肅省敦煌市,深入窺探擁有「沙漠中的美術館」美譽的莫高窟,感受它承載千多年歷史的傳奇色彩。

  文、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拋開一貫的生活方式、離開豐富的物質生活,十六位本地大學生參與由青年廣場舉辦的第二屆「香港青年敦煌實習計劃」。學生六月中旬到達敦煌,並用六周的時間體會敦煌文化和人文地理、親身向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學習,從藝術、文化、歷史和信仰等多角度探討莫高窟,最後當上當地的導賞員。學生每天領着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遊客,用普通話給他們講述不同風格、建於不同朝代以及大小不一的洞窟故事,將敦煌文化的一點一滴滲透在遊客的記憶當中。

  修讀中國語文教育學系的佘思維、主修理學副修佛學的宋珮怡、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副修歷史和日文的陳柔李以及修讀比較及公眾歷史學文學碩士的陳雪兒這四位學員,分享到計劃中收穫洞窟壁畫的臨摹和修復過程、石窟數碼化、數據採集以及保育等方面的知識,探索了更多莫高窟的過去、將來以及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計劃讓她們遇見對文化執著的人,堅定在中華文化、傳承上的信念,甚至將「莫高精神」帶回香港。

  被石窟背後的故事吸引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咽喉,它記錄了中西方古代頻繁的互動交流,匯聚了多元文化,奠定了佛教的基礎,從壁畫中散發出佛教的藝術氣息,也可以從中了解到當時的歷史和故事。「我一直從政治和經濟層面去認識莫高窟,因為那就是我們教科書所規定的面向。但是這次來到莫高窟就從藝術層面了解到不同朝代不同的特色。」陳柔李憶述在敦煌下飛機的時候就已經被壁畫中著名的飛天雕塑迷倒。「我覺得很驚訝,整個莫高窟在敦煌有強大的生命力。」

  「之前來過莫高窟三天,只是走馬看花,但感覺它在我心裡面種了一顆種子。」縱使對莫高窟只是膚淺的認識,宋珮怡隨即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當時她隨着香港大學的一位博士來到莫高窟,因為學生對莫高窟的認識不多,博士特意講得比較簡單。「那次讓我想進一步了解到底石窟背後的秘密,例如當時壁畫背後的意思、佛教變遷等問題,充滿好奇。」宋珮怡那次回香港後就展開了對佛教建築和藝術的課程,開始了對敦煌文化的追溯。

  「以前看照片,我覺得敦煌是一個沙洲,很多沙漠、很多沙的地方……」曾經去過西藏,對於西北充滿憧憬的佘思維,本來只想一睹敦煌的風景,這次的計劃除了讓她親眼目睹莫高窟的壯麗,也對敦煌本地居民多了一份敬重之心。「通過這個計劃我身心感受到這裡的人很有素養,素養來自於他們對本土的生活充分了解,還很有歷史基礎,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他們都可以詳細給人講述有關莫高窟的故事。」

  在真正踏入莫高窟之前,大部分遊客都會先到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遊客可以從中對莫高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是敦煌人過去致力將莫高窟數碼化的成果。佘思維覺得莫高窟有別於其他旅遊景點,它不但讓人去旅遊和拍照,還是一個能夠深切體會文化瑰寶的地方。當地的導賞員會將莫高窟塑像的結構、經變畫的故事、佛教史跡等資訊帶給遊客,讓他們能夠感染本土氣息,懂得尊重當地的文化。

  因為日本作家井上靖寫的小說《敦煌》提到一段兒女私情,而對敦煌留下浪漫和淒美的印象,但親自來到敦煌以後,卻打破了陳柔李的想像。在學習的過程中,得知藏經洞是敦煌學的起源,它承載了敦煌古代的日常、變遷的軌跡,卻因為被美國的東方研究學家發現了它的價值,就帶走了經變,破壞了莫高窟的完整性。「自己來了以後才發現藏經洞經歷過一段慘痛的歷史,這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從此顛覆了陳柔李對敦煌的認知。

  佩服當地人文化保育的毅力

  陳柔李還記得有一次坐計程車的時候與司機聊天,得知三十年前敦煌的旅遊業還沒有興起,司機曾經每一天都出入洞窟,幫忙修建莫高窟,而每天離開之前也會在塑像面前跪拜、叩頭,表示尊重。僅僅在車上的一席話,彷彿改變了她的一些價值觀,也讓她有了深刻的反思。「這個親身經歷的過程,並不是你在房間裡對着電腦就可以得到的生活體驗。」而對於自己也可以親身將莫高窟的故事在遊客當中傳承,她坦言相比起論文拿A更要開心。

  在大沙漠中仍然能夠閃耀光芒、展現魅力,敦煌從四世紀到十四世紀除了享受過繁華盛世,也經歷過興衰、沒落,它的靈魂得以延續至今,背後全靠對敦煌文化有熱誠的人,願意放下身段,堅持付出時間和心力將千年歷史保存下來。修復一個中小型洞窟的壁畫至少需要十幾個人,而且需時五至七年才可以臨摹到一個洞窟。宋珮怡提到在計劃中認識了一些老師和講解員,他們至少有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資歷,在這些年間他們幾乎沒有放假。有一次她經過研究所的實驗室,看見有專門的實驗室是去研究洞窟裡面的病變,當中會有專職人員採集樣本拿回研究所,研究所會以科學的角度去應對壁畫起甲、酥鹽等問題,協助修復。「敦煌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當地人對於文化保育的毅力,他們對莫高窟的貢獻令人肅然起敬,我相信真的要很愛莫高窟的心才可以堅持下來。」宋珮怡憶述。

  除了修復壁畫,地仗層的根基也需要打好。即使壁畫畫得再生動,要是工匠沒有把地仗層建好,壁畫的保質期就沒有辦法保證,同時難以預防壁畫的病變以及坍塌。「這份努力一點也不顯眼,甚至沒有人看得見。」陳雪兒覺得地仗層與壁畫背後的關係和鮮為人知的付出,是比壁畫上的故事更讓人感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