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特色旅游 > 正文

懷舊飲食香港地\簡嘉明 文、圖

時間:2019-03-05 08:30:09來源:大公報

  光顧仍用點心車的酒樓,不禁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酒樓成行成市的日子

  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整個求學階段,我家都在灣仔,那是一個商住結合的社區,一直以來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印象中,兒時灣仔最多的是銀行與酒樓。銀行生意暢旺不難理解,香港人「辛苦搵來自在食」,在那個租金還算合理的年代,酒樓成行成市也是必然。不用上學的日子,我都是被樓下酒樓的叫賣聲吵醒的。「叉燒包、臘腸卷……」,明明家住大廈,但「點心阿姐」此起彼落且異常嘹亮的聲音卻如近在咫尺,震耳欲聾!筆者喜歡飲食,也許就是從小受樓下酒樓的氛圍耳濡目染所致。

  以往酒樓都要靠女工推着點心車叫賣食物,假日酒樓裏的叫賣聲、呼喊聲、談笑聲,吵作一團,再加上杯碟碰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人聲鼎沸中,茶客卻又似乎樂在其中,不論三五知己談笑風生,又或一家老少樂聚天倫,好像人人都擁有屬於自己那「一盅兩件」的天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香港酒樓的面貌與昔日有很大分別,例如裝潢日趨西式時尚、有服務員為顧客登記輪候座位、店內又會播輕音樂等;而點心車與「點心阿姐」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印刷精美的點心紙,分門別類列出食品名稱,讓人一覽無遺,慢慢選擇。孤陋寡聞的我真的不知道,原來香港現在仍有酒樓沿用點心車,還有女工從事「點心阿姐」的行業。上星期筆者走進沙田新城市廣場的翠園酒家,當知道原來要從點心車取食物時,最初有點不知所措,更花了數分鐘才能適應那懷舊的飲茶模式。

  本來懷舊真的挺有趣,可是我很快就體會到服務模式的轉變不無道理。首先,現在酒樓餐桌間的通道十分狹窄,點心車實在難以直達顧客附近,所以客人就要密切留意點心車出沒的路線,還要親自出動,拿着熱騰騰的點心返回座位;此外,為免造成噪音,現在「點心阿姐」已不開聲叫賣,所以要知道她們的車上有什麼點心,就要走到車前看點心牌,然後再遙問同伴想吃什麼,再拿點心卡給「點心阿姐」蓋印,才能成功取得食物或待「點心阿姐」慢慢送來。真的折騰一番也未能好好坐下與同伴進食聊天,只覺整個用餐過程忙得不可開交。

  愛吃的我還在那頓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錯與遺憾,因為當我從左方的點心車拿了潮州粉果後,才發現右方剛出現的點心車在賣我更愛吃的素粉果;當我在吃鴨腳紮時,才驚覺原來有我更喜歡的羅漢齋粉果供應!天呀,我只想輕輕鬆鬆享受美食,為何卻像要過關斬將呢?這時候真的很懷念大部分酒樓所用的點心紙,沒有了點心車,就讓「點心阿姐」們專心和專業地做傳菜員吧。

  過去已過,汰舊換新,昔日飲茶的場面還是留在回憶裏好了。我喜歡飲茶,希望這飲食文化與方式可以保存下去,可是如果現在的酒樓仍像以前一樣在地上放着痰盂,茶客邊品茗邊抽煙,還有「點心阿姐」在身旁大聲叫賣,也許我們可能會受不了,情願吃一頓快餐算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