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山河秀美 人心溫暖|銀杏·心願

時間:2020-03-30 15:11:31來源:河南日報

  □常淑瑩

  一個初冬,邀約了幾個朋友來到嵩縣白河鎮雲岩寺。但見遠處層巒疊嶂,林中的葉子七彩紛呈。聽當地人講,這一帶散落着400多棵古銀杏樹,千年以上的達60余株,樹齡最長的有2300多年了。
它們有的溫斂親切,矗立村口,隨時迎接遠方來客;有的直插雲霄如哨兵,守護着這裏的安寧與祥和;有的似姊妹相擁,平添少女般的嫵媚。陽光下,杏葉金黃,隨風起舞,閃閃發亮。飄落的黃葉灑滿一地,造就了光與影、實與虛、幻與彩的和諧。徜徉其間,人在畫中,真是用什么樣的溢美之詞來形容都不為過。

  坐在樹下,我們喝着銀杏葉茶,嗑着銀杏果,聽着鳥兒的鳴唱,等待着品嘗農家銀杏全席。一位70多歲的老婆婆告訴我們,自她記事起,這裏的銀杏就是這樣,春來枝繁葉茂,秋來果實滿枝,沒見到樹干成長,也沒見到有什么衰落,仿佛定格了一般。剎那間,我也想到了小時候的一個心願。

  我上小學一年級時,姨媽從昆明回老家探親。在物質匱乏的上世紀七十年代,誰家來親戚啦,小朋友知道得最快,因為會有好吃的東西呀!那天放學后,我急急忙忙往家趕,到家的時候,院子里已有二十幾個小朋友興高采烈地吃着糖果了。姨媽從兜里掏出特意給我留的兩顆水果糖,正要給我,鄰居家的小明拉着他4歲多的啞巴妹妹也進到屋里要糖吃。我的母親也在場,她對我說:「你是

  姐姐,把糖讓給弟弟妹妹吧!」看着糖果到了別人手里,我很生氣,委屈的淚水溢滿眼眶。小朋友們見狀,也一鬨而散。

  姨媽在行李袋里摸索了半天,找到四顆葡萄大小、兩頭尖尖、中間鼓圓的白色果子:「有好吃的,別哭啦。這是銀杏果,以前皇親貴族才能吃到。晚上煮粥時讓你娘放進去煮,你嘗嘗,比糖還好吃。」母親也趕緊說:「我現在拿到火上烤。」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銀杏果,後來得悉,這是姨媽給大舅捎的葯引子,遺漏在行李袋里的。

  十幾分鍾后,姨媽用鉗子把銀杏果夾開,剝去白色的硬殼,露出了淡綠色的果核。剝去薄薄的綠衣,便露出了金黃色的果仁。我輕輕地把它捏在指間,暖暖的、軟軟的,放在嘴里輕輕一咬,香香的、糯糯的、綿綿的,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四顆全部吃完,意猶未盡,心里想:將來我一定要坐在銀杏樹下,喝着銀杏茶,吃夠銀杏果。

  後來,我外出求學、工作、結婚生女,這個心願漸漸被遺忘了。女兒兩歲半時,我們一家三口回老家過年,途經丈夫的老師家,便去探望。臨別時,老師送給我們兩棵精心培育的銀杏苗,說是送給我女兒的見面禮。銀杏樹全身是寶,他祝願我女兒能像銀杏樹一樣健康茁壯地成長。回到老家,我們把小樹苗種在了自留地里,此後雖不經常回去照料,它卻仿佛長在我們的心上。20年過去,兩棵小苗已經長得如胳膊般粗細,老家也常有人捎來它們的果實。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銀杏是吉祥、長壽、平安、殷實的象徵。它又叫公孫樹,意即公種孫收,這既是精神的延續,也是祖福留孫的澤被。一般情況下,老人都會找個好點兒的地塊,特意種上幾棵銀杏,不求報己。他們明白,這不僅是留給自己的子孫的,也是留給大自然的。

  那次白河鎮之旅讓我作出了一個決定:今後,要常去看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