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本地遊吊鹽水 速通關才救命

時間:2020-10-27 09:18:42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芙釵 文森)一連三天的重陽節假期,適逢特區政府放寬本地遊人數限制,使本地團得以出團,「餓」了大半年的市民終於能一嚐旅遊滋味,部分導遊及旅遊巴司機也有工開,惟本地遊出團數量有限,而且利潤低、「無肉食」。

  香港文匯報追訪與旅遊相關的行業,包括導遊、旅遊巴、零售及餐飲,異口同聲表示本地遊僅能「吊鹽水」,無助解除裁員、倒閉危機。旅遊業界昨日還發起旅遊巴遊行請願,促請政府推行強制全民檢測,切斷疫情,並盡快推出健康碼,使香港與澳門及內地恢復通關,否則單是旅遊業就將有8,000人被炒,裁員規模大過國泰航空。

  旅界渴市求生 免步國泰後塵

  重陽節長假期適逢特區政府放寬本地遊人數至不多於30人,但旅遊業界認為本地遊只是杯水車薪,「無肉食」之餘市民參團情況亦未如理想,過去三天的長假期,大部分本地遊的報名人數未滿額。旅遊業界表示,政府盡快落實全民強制檢測,推出健康碼,以及恢復與澳門及廣東通關,才是拯救旅遊業的長遠之策。更有業界人士預計,若通關無落,「保就業」計劃又在下月結束,業內勢必出現裁員潮,多達8,000人被炒,裁員規模大過國泰航空。

  50輛旅巴遊行請願

  為拯救旅遊業,昨日上午旅遊業界發起旅遊巴慢駛遊行,至少50輛旅遊巴在灣仔一帶慢駛,由灣仔金紫荊廣場出發,經龍和道、干諾道中等遊行至政府總部。團體到達政府總部後,高叫「求生存 保就業」、「立即恢復通關 拯救旅遊業」等口號。

  參與遊行的香港旅遊業議會理事譚光舜表示,受疫情影響,業界自1月起已經「零收入」,過千部旅遊巴停工,雖然近日政府放寬本地遊報團人數,但幫助不大,屬杯水車薪。他表示,保就業計劃下月結束後,若香港仍未恢復與澳門及廣東通關,旅行社會出現大規模裁員。他擔心今次大裁員情況或較國泰裁員更嚴重,估計至少有6,000至8,000人將遭裁撤。因此他呼籲,「政府其實刻不容緩要開關、要強制檢測,以及要保就業、保企業。」

  嘆本地團僅「好過無」

  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聯盟召集人姚柏良指出,政府早前雖然放寬本地遊人數上限至30人,但仍有不少防疫限制,如旅遊巴乘客量不能超過載客上限的一半等,旅行團有特定的餐飲安排,旅行社成本上升,操作上有一定難度。「連日來有79間登記旅行社,策劃200多條本地遊路線,惟我們在周末前往大嶼山視察發現,實際成團數目並不多,估計是由於限聚令規限人數,另外本地仍有零星個案,市民信心仍未恢復所致。」

  他表示,由於兩地尚未通關,入境、出境團已停開多月,本地幾千名導遊、幾萬名領隊生計艱難,形容本地遊僅是「好過無」。

  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亦表示,重陽節長假期期間,並未見有太多本地團出發,認為政府的放寬措施只是「有限度幫到手」。他說,本地旅行團的價錢較便宜,每團收費60元至70元就可以玩半天;亦有質素較好的旅行團收費600多元,行程會「由朝玩到晚」。一般行程包括到郊外行山、食海鮮等,部分特色團會參觀景點和口罩廠等,但始終利潤不足以養活全行的從業員。

  香港導遊總工會理事長黃嘉毅亦認為,本地旅行團人數放寬後,旅行社的生意仍不如預期樂觀,很多本地團都未見客滿。市民旅遊意慾並未恢復,因此報團的「散客」不多,目前大多都是做「熟客」生意;而且僅靠內需亦遠遠不足以令導遊有工開,對旅業生計幫助不大。「以往導遊可以帶境外旅客去購物,除了每團賺約1,000元外,會有額外傭金收入;但現時大部分導遊,帶一整天的本地團,都只賺到800元。 」

  市民「撳住荷包」 零售旺丁不旺財

  疫情持續並有緩和跡象,在過去三天的重陽節周末假期,各區街頭人山人海,有零售店職員表示,雖然人流明顯增加,但本地市民在裁員、失業等陰霾下勒緊褲頭,多數「齋睇唔買」,使市況變得「旺丁不旺財」,該店每月營業額僅及以往一兩成水平,難以應付數以十萬元的租金,又指業主至今仍沒有大幅減租,令小本經營的店舖難以捱過零售嚴冬。

  昨日是重陽節假期最後一天,有大量市民到深水埗逛街,亦適逢外傭有額外的假期,大街小巷都人頭湧湧,但街上店舖未見有「迫爆」情況,大部分市民都是「眼看手不動」,未有購買意慾。

  外傭「齋睇唔買」

  深水埗一間服裝店的職員陳小姐表示,長假期間生意依然慘淡,即使外傭有兩天假期,仍只是「齋睇唔買」,她直言是旺丁不旺財,「可能因為現時是糧尾,消費者手頭緊,即使有顧客入嚟揀衣服,但仍是撳住荷包,看完就走,導致生意難做。」

  不過,她續說即使是「糧頭」,一些外傭購物仍是「三思而後行」,本地市民更因為經濟不景,又擔心隨時被裁,在飯碗不保下,不敢貿然花錢消費。

  服裝店跌剩一兩成生意

  陳小姐指出,當下的生意慘淡並非純粹是疫情造成,「我們這間服裝店的生意由去年社會運動起已每況愈下,旅客怕香港亂都唔敢來旅行,旅客大幅減少,生意只能維持正常水平的五六成。」如今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生意愈見悽慘,「一個月的生意最多只及以往一兩成,即約兩三萬元左右收入。」她表示,該店每月租金逾10萬元,業主未有減租的意思,店主每月「蝕住做」,不知能撐到什麼時候。

  同樣在深水埗經營服裝店的羅先生表示,疫情底下生意只能以「差」字來形容,他指,店裏衣服價格較同區店舖高,以及以批發生意為主,並非以本地一般消費者或外傭為目標顧客,礙於現時本港經濟低迷,人流已經不如以往,生意大跌八成。「業主除了在數個月前曾一度減租5,000元外,之後便沒有再減租。」在生意淡薄的情況下,令經營難上加難。

  逾半年零收入 跨境巴續苦撐

  雖然香港已有本地遊順利出團,但對於本港大約3,000名跨境旅遊巴司機而言,幫補有限,有來往澳門及香港的跨境巴士公司代表指,在港澳兩地有過百名職員每月開支約70萬元,若一直未能通關,預料明年二月左右公司有可能倒閉。

  月開支70萬 憂明年初倒閉

  跨境巴士公司董事區瑞興指出,「我們由3月24日至今完全零收入,又要維護車、又要維持司機,政府保就業計劃到11月便終止,未來希望政府可以盡早安排開關口,特別是澳門要指定人、到澳門要考牌,如流失了這些人才(司機),即使能重開,我們也沒本事可以去澳門。」

  限聚難谷市道 食肆盼吸旅客

  本地遊在重陽長假期期間復辦,但對帶動飲食業的生意並不顯著。有位於市區的酒樓這數天假期的日間生意額與平時周末相若,晚市更有所下跌,飲食業界認為由於限聚措施仍然維持,生意難以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建議藉着本地團復辦,旅行社可與食肆、零售等行業合作,推出深度和新穎的路線,吸引市民參與,帶動本地經濟。

  旺角倫敦大酒樓副經理蘇萬誠表示,三天假期期間日間生意與平時的周末相若,晚市更下跌兩成生意,主要是因為政府放寬本地遊人數限制,市民趁假期到郊野暢遊,從早上玩到傍晚,回程時在新界用餐,不會有意慾回到市區再吃飯。「有一些市民會趁假期到西貢、大埔等地區消遣,在當區已經有大筆消費,例如吃海鮮、西餐等,便不會再到市區有大筆消費。」

  酒家重陽假期生意跌65%

  對比去年重陽節假期生意,他表示今年生意按年大跌65%,「因為以往沒有疫情及防疫措施,多數食客會完成掃墓後一家老小到酒樓用餐見面,但現在疫情下,市民都避免帶小朋友外出,只有老一輩拜山掃墓,然後各自各回家,導致酒樓生意不如以往。」

  他續說,相較以往兩人限聚令,放寬至4人固然對酒樓生意有幫助,但亦只上升三四成。他透露,有員工為保住飯碗,都會主動問食客「嚟唔嚟食晚飯呀?」希望為酒樓的晚市拉生意。

  以往該酒樓有兩成生意來自旅客,但現時由於關口控制措施令酒樓失去旅客支撐生意,尤其是日本旅客,他指,日本旅客對於酒樓的流動點心車情有獨鍾,「旅客覺得點心以流動形式銷售好有趣。」他希望,疫情能夠盡快紓緩,全球經濟逐漸復甦,迎來各地貴客,重整香港經濟。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本地遊措施得以放寬,但仍未看到對飲食業有明顯幫助,因為本地團的數目未算很多,而不同的地區都有少許分別,估計過去三天假期有70萬至80萬人外出消費,並留意到塔門等郊區有不少年輕人露營,惟郊區的食肆不多,對餐飲業生意的幫助有限。

  他續指,由於限聚措施仍然維持,故食肆要全面回復至以往的生意額仍有一段距離,「對比7月和8月,係好咗,但整體仍較疫情前下跌三成。」他認為,原因主要是限聚令,以及市民的習慣也有轉變,「既然冇得一大班人一齊食,咁不如自己煮飯,或者去一啲私人地方聚會。」

  冀與酒店零售合作互惠

  黃家和提及現時本港與內地仍未通關,市民亦因限聚令而未回復以往的消費模式。他建議,旅行社與酒店、食肆、零售等行業合作,作深度和新穎的安排,相信市民願意付較高的費用參與,「始終香港人對香港都熟悉,所以要做一啲深度、新穎的安排,之前酒店的staycation(宅度假)都可以帶動到佢哋的餐飲業務爆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