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揭秘蘇軾 「朋友圈」 讀宋四家尚意書風

時間:2020-10-15 09:52:58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蘇軾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巨匠輩出的時代,適逢紫禁城600周年紀念,「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盛大舉辦,展廳牆上一張蘇軾的「朋友圈」示意圖讓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名垂千古的前輩大家都與蘇軾有深交。而蘇軾的門生與友人如黃庭堅、秦觀、米芾、李公麟、王詵等,也都是宋代璀璨的文化明星。除了6幅蘇軾真跡外,今次展覽還展出了大量蘇軾同時代名家的書畫作品。其中,宋四家「蘇黃米蔡」的作品齊聚一堂是今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走進展廳,觀眾便可看到歐陽修的《灼艾帖》。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入京參加貢舉,主考官歐陽修對他的策論十分欣賞,但因猜測可能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避嫌而將其定為第二名。儘管蘇軾與狀元擦肩而過,但二人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師生之誼。歐陽修在給梅堯臣的信中對蘇軾大為激賞,直言「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灼艾帖》是歐陽修傳世書法中的代表作,內容主要是對友人的病況表示關切,用筆秀勁,頓挫有力,自成一家。

  品讀宋四家「蘇黃米蔡」

  宋四家「蘇黃米蔡」的作品同場展出,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據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郁文韜介紹,蔡襄是歐陽修欽重的書法家,蘇軾與老師歐陽修觀點一致,也對蔡襄極為推崇。今次展出的《京居帖》,是蔡襄寫給友人的一封問候信札。前半部分以行書為主,後面逐漸轉為草書,體現了蔡襄在這兩種書體上的高超造詣。

  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中藝術成就最高者,且與蘇軾最為親密。展覽中的《君宜帖》是除了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蘇軾《寒食帖》題跋外,黃庭堅唯一一件直接提及蘇軾的墨跡。他在此信末尾附言稱「東坡諸書一借」,反映出對蘇軾的敬仰,也說明這封信札的收信人同樣是蘇軾的仰慕者。

  同為「宋四家」之一,蘇軾比米芾大14歲,兩人交往不多,但蘇軾對米芾的影響卻不小,展覽中的《盛製帖》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啟)尺牘之一,是其早年作品,字勢飛動、筆墨清潤,體現了米芾這一時期的書法風格。

  此外,北宋駙馬都尉、大畫家王詵的傳世名作《漁村小雪圖卷》也出現在了展廳內。「烏台詩案」中,王詵因受蘇軾牽連被貶,這幅作品創作於他被貶之後。郁文韜認為,畫中描繪了山間漁村雪後初霽的景色,構圖深遠,意境空靈,表現了作者嚮往山林隱逸的情懷,具有蘇軾所倡導的「士夫畫」的韻味。畫卷後有乾隆皇帝與群臣唱和詩十餘首,均以蘇軾為王詵《煙江疊嶂圖》所作的長歌為韻,從側面反映了蘇軾與王詵的藝文交往對後世產生的影響。

  元豐五年(1082年)秋,蘇軾與友人夜遊赤壁,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賦》。根據文獻記載,蘇軾曾多次親自書寫過這件作品,其中一件留存至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蘇軾在其後的題識中寫道:「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裏的欽之指的是其好友傅堯俞(字欽之)。今次展覽亦展出了傅堯俞的傳世墨跡孤本《蒸燠帖》。他在這封短簡中叮囑友人,在暑熱天氣裏應當注意身體。可惜由於缺乏更多的材料,後人無法得知此信的收件人是誰。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和蘇軾等曾經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都被重新起用。呂大防也在此後不久入朝,其任命、加恩等方面的文件多由蘇軾起草。今次展出的《示問帖》是呂大防寫給章楶(字質夫)的一封信札,叮囑其治理陝西時遇到困難要「精思而後辦」。章楶也是蘇軾的一位友人,蘇軾的婉約詞代表作之一《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便是次韻章楶而作。蘇軾的另一位好友蔣之奇的《北客帖》也出現在展廳內,這是蔣之奇給友人的一封問候信札,他在信中關照來到南方的北地友人要保重身體。

  經過近千年的傳頌,蘇軾與他的號「東坡」,早已婦孺皆知。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精妙的文字、卓越的藝術創作與思想、獨特的人格魅力,還包括他與友人共同成就的那個在文化藝術上輝煌燦爛的時代。

  朱之蕃臨蘇軾像首展

  蘇軾到底長什麼樣?在參觀展覽時,觀眾可以看到多個時代的名家所畫蘇軾像,用不同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不一樣的蘇東坡。畫像最清晰的當屬明代朱之蕃的《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這也是1949年以來,該作品的首展。

  在朱之蕃的《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中,蘇軾笠屐像所據粉本傳為蘇軾友人李公麟之作。蘇軾晚年被貶海南時,曾在訪友途中遇雨,他向農人借來斗笠和木屐,農人爭相笑看,而蘇軾坦然處之。此圖表現蘇軾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生活態度,此類笠屐像也成為後世在描繪蘇軾形象時的一種經典範式。

  而明代仇英的《人物故事圖冊之「竹院品古」》中,則描繪了蘇軾的另一面。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郁文韜表示,由於後人對蘇軾的仰慕,很多逸事也被附會在蘇軾身上。北宋時文人士大夫盛行品鑒古玩,蘇軾及其友人王詵、李公麟、米芾等以鑒古知名。當明代晚期古玩鑒賞之風重興之時,便出現了一種以「東坡品古」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仇英這幅便是其一。圖中描繪了三位文士在庭院中一同品鑒古玩字畫的場景,其中一人的衣冠狀貌與蘇軾相近。

  展廳裏還有一幅清代丁觀鵬的《西園雅集圖軸》,描繪了北宋元豐年間一次著名的文人雅集。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秦觀、李公麟等16位名士集聚在王詵的西園中,一起作詩、繪畫、談禪、論道。其中「烏帽黃道服捉筆而書者」,正是蘇軾。旁邊「仙桃巾紫裘而坐觀者」,是駙馬都尉王詵。會後李公麟作《西園雅集圖》,米芾書寫了《西園雅集圖記》。西園雅集由此成為歷代書畫創作的經典題材。

  另外,明代李宗謨的《東坡先生懿跡圖》,以白描手法表現了蘇軾生平的十三則故事,畫中蘇軾的形象頗具生活氣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