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旅遊轉型\旅行社賣外國特產 幫補員工兼留客

時間:2020-07-31 09:53:41來源:大公報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

  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疫情陰霾未散,在封國鎖城措施下,全球旅遊業屏氣懾息,訪港、外遊幾近停頓,旅遊業界叫苦連天。旅行社開辦本地綠色旅遊亦難收復失地,唯有再次變陣,自設網店售賣旅遊目的地特產,冀可留住客人,亦助開拓收入來源。業界預料新常態陸續形成,公共衞生將成為旅客首要考慮,未來甚至「開茶會」亦有機會網上進行。

  作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行業之一,旅遊業約佔本地生產總值4.5%的貢獻,從事旅遊相關行業的人數有25.7萬人。不過,香港來自旅遊、會議及展覽的收益逐季下跌,今年首季收益按年急挫78.4%(見圖)。

  「原本以為修例風波事件降溫,卻遇着疫情,莫說入境旅遊,連出境遊也受到波及,過千旅行團受到影響。」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表示,旅遊業情況一直未有改善,「不少從業人『炒散』做兼職」,甚至要轉行另謀高就。

  辦本地遊撐住 預打持久戰

  旅遊業處於冰封冬眠狀態,即使港府為行業推出紓困措施,黃進達形容「只能視作短期輸血作用」,用以延長冬眠期。他直言,旅遊業要再起動,「仍要打一支大補針,始終冬眠都要有糧草」。

  較早前,旅遊業議會與商經局及環保署推行「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翻查資料,在2003年沙士疫症過后,香港亦透過推出綠色旅遊以重振本地旅遊業。不過,經過超過17年的發展,本港的交通配套更趨完善,不少港人已習慣自己組隊成行,或多或少影響旅行社的綠色旅遊生意。

  「其實(綠色旅遊)也補貼不了,沒多大利潤可言,甚至要輸錢!」黃進達認為,經營本地遊純粹讓從業人繼續有工作,「叫做有點『細藝』,為旅遊行業帶來生氣,繼續打持久戰」。

  旅遊業收入「歸零」,多間本地旅行社破釜沉舟,轉型開設網店,銷售受港人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特產,例如北海道夕張蜜瓜、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法國波爾多紅酒等。此外,部分也會提供香港本土特色食品。

  網店收入遠不及本業

  其中,專營日本、東南亞、歐洲、中國長短線旅行團的東瀛遊(06882),今年5月初便開展網店業務EGL Market。

  「疫情下大家都習慣網上購物,整個生態會有所改變。」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直言,與其望天打卦等待疫情回穩,倒不如想想出路,把人手調配做其他工作。他提到,網店難與年收入逾10億元的旅行社業務相比,更多的是讓同事有工作可做,加上公司本身有一批忠誠顧客,與本身業務可發揮品牌協同效應。

  網上報團普及 擬精簡門店

  禤國全透露,早前本港疫情稍見緩和跡象,原本籌備迎接疫后報復式消費,公司隨即與航空公司傾談暑期旅行團安排,包括預訂酒店、機位等,可是疫情轉趨緊張,一切安排處於膠着狀態。

  畢竟港人對出境旅遊的需求甚殷,禤國全認為,即使行業未來復甦,公司仍會繼續發展網購業務,又指疫情改變了經營模式,「以往60%至70%的生意來自線下店舖,現在許多港人習慣利用線上,未來或不需要太多門店,甚至可以在網上『開茶會』」。

  禤國全續指,公共衞生仍然是一大障礙,對旅遊業今年能否重新出發還是有保留,而且今次疫情是全球的問題,不是旅行社可以解決,「疫情一定會過去,誰有『手瓜』捱到最後,誰便是贏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