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百物看世界 大英博物館百組藏品登陸香江

時間:2019-05-20 08:46:59來源:大公報

  開幕剪綵嘉賓合照(左起):盧秀麗、黃遠輝、周永健、張建宗、賀恩德、娜嘉.雷斯、李美嫦

  大公報記者謝敏嫻、王豐鈴 文、圖

  當「穿越」題材遇上博物館,一次時光之旅可以去到幾「遠」?答案是:二百萬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大英博物館託管會聯合主辦的「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從18日起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大英博物館藏、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組物件,涵蓋出土文物、玉器、銅器、生活用品、貨幣、科學儀器等跨物料展品,其中包括首次亮相香港的《神奈川衝浪裏》版畫、來自烏爾城的烏爾軍旗、基來馬鞍及帕拉卡斯織物共四件作品,娓娓道來跨越二百萬年的人類故事。

  上古棺槨展現埃及文化

  該展覽分為「起源」、「最早的城市」、「權力與哲學」及「儀式與信仰」等十個區域,觀眾可拿着博物館特製的「護照」,逐一「打卡」。

  甫一入場,編號為「000」、來自埃及的「尼斯柏能納的外棺」引人駐足,外棺刻上古文「天堂之門的開啟者」,從而得知是祭司的棺槨,而棺槨上的紅色相信是模仿太陽的色彩,表現了祭司與太陽神的關係。

  展場設計別出心裁

  今次策展亦別出心裁,展廳之間以一條金燦燦隧道連接,觀眾走過時宛如穿梭時空;出口處還設有長約十米的觸模式屏幕,只要輕輕觸碰上面的展品圖標,屏幕便變出展品背後的故事,令人回味。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藝術)楊麗中表示,籌備展覽過程中遇上不少困難,因大英博物館的要求頗高,港方需要配合,嚴格控制環境濕度及光度等,如為部分紡織品設置低光環境,以免損壞展品。大英博物館策展人貝琳達.克里勒認為,籌備時最困難的地方是要從博物館嚴選百組物件到港展覽,「因為不同物件,說出來的故事都非常不同」,她希望觀眾不再局限於從文字中學習,可從展品看歷史,獲益良多。

  意大利罗马密特拉神像,公元100至200年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馆藏品展」此前曾在阿布扎比、法国、日本、澳洲、北京及上海等地举行,而每个主办地都需要构思其第一百○一组、具代表性的专属物件以供展览。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杨丽中表示,团队经数月商讨后终决定由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发明的「光纤」成为香港站展览的第一百○一组物件。她认为,高锟虽然不是在港发明「光纤」,但他曾在香港读中学,后来又担任中文大学校长及定居香港,与香港有深厚感情,而「光纤用作连接世界,呼应今次展览主题」。

  是次展覽由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大英博物館聯合籌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並於昨晚舉行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英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總領事賀恩德、大英博物館國際協作部主任娜嘉.雷斯、香港賽馬會主席周永健、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

  展期:2019年5月18日至9月9日(逢周二闭馆)

  地址:香港文化博物馆(沙田文林路1号)

  票价:港币10元

  查询:21808188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