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河南 > 正文

香港文匯報|手藝人趙恩民 捏形塑魂詮釋匠心

時間:2022-05-16 11:47:51來源:香港文匯報

◆趙恩民一把紅泥在手,就立即心如止水專心創作。

  【大公中原網訊】香港文匯報5月14日報道:「我是趙恩民(泥人趙),一個手藝人!」這位自稱「手藝人」的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出生於黃河岸邊的河南鄭州,自幼學習泥塑創作,20年的堅守讓他把興趣變成職業,一把紅泥在手就立即心如止水的泥塑匠人,捏形塑魂成為他在創作中對故事和細節最深刻的闡述。

  位於鄭州首個非遺文創街區——平等街的紅泥堂展廳,桌子上、展架上擺放着大大小小、神態各異的泥塑作品,有抓小雞的、有放鞭炮的、有滾鐵環的、有「開火車」的、有「鬥雞」的……中原地區民眾生活的場景展現於眼前,置身其中,被滿滿的童趣包圍。泥塑在趙恩民的手裏有了血肉、靈魂,還有那歷經歲月而抹不去的鄉愁。

  「過去祖輩就是在黃河岸邊,從事泥塑創作,以這些東西為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家裏人逃荒,就沒有人在專業從事製作。」趙恩民說,在鄭州要找一個知名的師傅比較困難,從事泥塑創作全靠自己摸索,自學成才。

  專註二十年 興趣成職業

  小時候,趙恩民常拿起身邊的泥土捏製玩耍,沒想到就是這樣的接觸,讓他的人生再也離不開泥土。在身邊人開始接觸其他新生事物時,趙恩民捏出了造型乖巧的各種小動物,再後來就成為了同事工友爭相討要的家庭擺件,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有人找上門要求定製作品。

  執念的產生,往往是一種無法言表的愛意。對於泥塑的思考,趙恩民從來沒有懈怠,20年的堅持,讓他靠自學成功把興趣變成職業。1986年,他成立「紅泥堂」泥塑工作室,專業從事泥塑創作。

◆《那年那月》

  從自學入門,趙恩民的泥塑人生,從不缺乏對知識的求索和創新,繪畫、美工、雕塑,甚至需要數學、地質學,很難想像一個僅僅憑藉興趣入行,靠自學成才的民間藝人,如何在作品中展現出如此多的專業知識和修養,沉迷於泥塑不能自拔,趙恩民把自己對於黃河文化的熱愛轉化成為作品。

  在以後的時間裏,作品塑造的空間一直縈繞在他的腦中,梳理好創作思路,用三年時間遍尋各地,終於找到集韌性與骨架完美結合的泥土材料——紅膠泥。「這個泥越揉它的韌勁就越好,揉揉搓搓裏面的空氣,摔摔打打它的密度越緊。」趙恩民說,紅膠泥色澤紅潤、有黏性、有光澤、抗裂性好,經泡、醒、揉等程序,用自製的塑形木刀進行人物塑形,後經晾曬燒製而成的作品,無彩無飾原生態更顯泥土本色。

  「塑空」絕技打破行業壁壘

  跟同樣以泥土為材料的手工藝人相比,趙恩民對原材料的選擇更加苛刻,從最初使用黏土捏製到黃河沉泥,再到紅膠泥,看似簡單的材料變化,卻最能體現趙恩民作為傳統手藝人耐守寂寞,刻苦鑽研,創新求精的匠人精神。

  隨着泥塑技藝不斷趨於爐火純青,一些問題也在趙恩民的心頭湧現出來:中國傳統泥塑為何「高不過尺」?「塑空」技法為何「秦漢以後逐步消亡」?兵馬俑和小漢俑都是怎麼做成中空的?趙恩民泥塑傳承宋代捏塑藝術手法,專註於傳統泥塑藝術的研究與開發,通過不斷的創新實驗,在傳統技法上創新發展了「塑空」絕技,作品較傳統的泥塑減重約75%。這種泥塑作品成功打破了業內高不過尺的行業壁壘。

◆作品以中原百姓生活場景為藍本。

  在「塑空」絕技基礎上,趙恩民改變傳統泥塑一旦成型不能改變的特點,讓頭手能靈活轉動和互換。「不同於很多頭身一體的泥塑,我捏泥塑,頭部不僅可以靈活轉動,四肢也可以變換角度,甚至更換新的身體。」趙恩民說,「這就是中國泥塑『塑空』絕技。」

  誕於「泥人趙」之手的泥塑大氣渾然、生機蓬勃,自成一派。他善於將傳統的繪畫樣式、服飾、頭飾、社會活動等融入作品當中,泥人的肢體語言豐富多變而具有感染力。作品中人物外表粗獷,形態逼真,憨態可掬,其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從不同位置、角度,都可以告訴你一段不同的生活趣事,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回憶。

  以中原百姓生活場景為藍本

  他的泥塑作品以黃河岸邊中原地區百姓生活場景為藍本,重現了黃河岸邊中原地區的百姓生活,讓民間生活的精彩瞬間定格。「這些都是他的童年回憶,那時候小孩子們不像現今小孩般有很多的玩具,但可以自創很多有趣的玩意。」趙恩民說,現代人多有不易,他想把那種特別甜美的、看完之後心情舒暢的場景記錄下來,讓大家能看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如今,趙恩民依然致力於作品的傳承和創新,常在當代生活圖景裏加入許多傳統元素,並尤其喜歡塑造難度最大的兒童形象。他製作時只打腹稿而杜絕圖紙,單靠雙手和一把竹刀,就能將一個頭紮「歪毛」、笑帶狡黠、領着妹妹逛廟會的小男孩呈於眼前。趙恩民說,他現在最想做的,是把生活揉進泥塑,把中原大地老一代人的生活記錄下來,給今天和未來的人留下一些文化記憶。

◆《逆行衛士》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趙恩民看到眾多醫護人員衝在一線,便用泥塑創作三組作品,將一線人員消殺防疫、核酸檢測等場景定格。他說:「咱要不把這些感人的場景記錄下來,給年輕人講講,以後都想不起來了,就像颳過一陣風一樣。」

  取土、存放、泡製,需要一整年的時間等待;題材、構思、創作,受泥土屬性的限制,這三者之間一旦開始就必須有最終的結果,用時間成長,用瞬間創作,趙恩民的泥塑作品恰似美食的烹飪,這提煉紅膠泥韌性與骨架的最佳手法,也是趙恩民用上半生的時間,學習、沉澱,「做我們這一行,過去叫手藝人,也是民間藝人,藝人就要以藝為先,不斷地繼承、學習、創新,手藝人的堅守必須是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耐得住性格。」

  玩了大半輩子泥巴的趙恩民,用堅持和創新譜寫自己的「泥塑人生」,而創新得出的真正藝術。「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安康、社會的和諧,都是我要記錄的內容。」他將不斷地用手中的紅泥記錄下去、傳遞下去,他手中的火把還要傳給盡可能多的人。這是他的社會責任,也是他一生的事業。

  為老手藝註入新血液

◆趙恩民指導學生創作。

  對泥塑的執迷,讓趙恩民對於自學成才的痛苦有着更深的理解。為讓喜愛傳統手工的人能接觸、能方便學習到泥塑這門技藝,趙恩民自2006年至2016年自籌資金為千餘名殘疾人提供泥塑技能培訓,近年也開展了一系列泥塑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積極宣傳泥塑文化,並與高校合作招收應屆畢業生培養非遺傳承人。

  「我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學歷。老手藝需要註入新鮮血液,我也需要跟着時代奔跑。」趙恩民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心態也變得越來越開放,創作一些動漫人物形象的泥塑,還有一些手辦產品。如今,他經常做直播,在鏡頭前教大家捏泥人,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結緣,「沒想到這麼受歡迎,最高時候觀看人數達到七八十萬人。」

  一捧紅泥從開採出來到可以使用,要經歷選泥、過篩、沉澱去水、壓實滲水、揉搓摔打、裝袋醒泥、製作前再次揉搓去濕的全過程,需用上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製出一塊性質俱佳的好泥;再經過雙手的推拉按接與一支竹刀的壓刮拉挑,泥塑在反覆修改後定型;之後還要在陰涼處晾置,並嚴格避免水分過度蒸發;最後是將泥塑在窯爐中燒製,預燒半天後逐步升溫,在300℃至500℃之間才能慢慢排乾水分,這當中的每個階段都有乾裂甚至爛掉的風險。

  製品失敗對手藝人的打擊是巨大的,但隻有具備從頭開始的勇氣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大師。泥塑的製作過程對塑造者的心性要求很高,於是他經常教導學生:「泥啊,就像會呼吸、會感受一樣,如果你心焦,你手上的乾熱很快就會讓它失去柔韌性,變乾變硬。因此製作塑泥非靜氣凝神不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