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在「天下第一村」吃早餐\紀碩鳴

時間:2019-10-15 13:23:38來源:大公報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起身是新一天的開始,這一天就是從早餐開始的。

  中文「早餐」、日文「朝食」、德文「Frühstück」同丹麥文說「morgenmad」的意思都是「早上那一餐」。早上那一餐很重要,吃得舒暢后出門,整天人都會精神抖擻。早上那一餐,我一定不會輕易放過,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差,不僅要吃飽肚子,還要有儀式感。除了主食再要一杯茶或者咖啡,代表着開始滋潤和放鬆的一天。

  中式早餐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記得二年多前,為寫一本書在江蘇省的華西村住下。因為富裕,村民家家住別墅,人人擁好車,人均年收入達到人民幣九萬元,華西村有了「天下第一村」之稱。

  華西村有一幢天下農村的第一高樓,是層高七十二層,地下還有二層的超五星級大酒店。在這裏,我有了一次在村裏用早餐的體驗。從早餐中見證了中國農村、農民的巨變。

  我習慣早起早用餐,七點多一點就走入三樓的自助餐廳,希望可以清靜的享受早餐。依以往入住星級酒店的經驗,這個時候酒店的客人大多還在入睡或洗漱中,餐廳應該是清靜一刻。令我驚訝的是,走入早餐廳,裏面很熱鬧。看似不少是老人帶着孩子,老夫婦倆,還有一家大小一起的。初初以為華西旅遊產業做得好,來的都是遊客。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華西村的村民,到五星酒店用早餐是華西村民富起來以後的常態。

  和城裏五星酒店的早餐格局沒有什麼兩樣。這酒店的早餐分為中、西餐兩部分,有年輕人喜歡西餐的,那裏擺開各類西式糕點,麵包、牛奶麥皮、粟米片都不缺;牛奶、咖啡任點;培根、腸仔噴香。上了年紀的還是喜歡中式早點。那選擇就多了,冷菜熱炒擺開,農村特色的五穀雜糧、新鮮蔬菜應有盡有。豆漿油條、蛋餅稀飯、麵條餛飩等,傳統小點樣樣齊全。

  華西村民每人都有一張消費卡,願意用自助餐的,用卡刷一下,「嘟」一聲,帳上扣十五元,就是一餐豐富的自助早餐。華西農民富裕住上別墅世界聞名,他們用早餐可以走進五星級酒店享受高級早餐,不是親眼所見,實在不敢相信。

  當年的鐵姑娘「毛妹書記」因為接受過我的採訪而熟悉,看我對華西村村民用早餐感興趣,走過來告訴我。從華西村民用早餐,就可以看到祖國七十年發展的變遷。

  五六十年代,趙毛妹二十歲就當上了「鐵姑娘戰鬥隊」隊長,最多的時候挑起了二百六十斤的擔子。在她的帶領下,六十四位「鐵姑娘」與小伙子們展開勞動競賽,插秧、積肥、挖土方,樣樣爭先,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集體。「那時華西村民的早餐很簡單,大多是在地頭,乾飯、泡飯都有,也沒有什麼菜,倒點醬油,有幾條鹹菜算不錯的了。」

  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條件好了,早餐會出街去買,油餅、油條都有。在家吃泡飯也會講究一些,炒個蛋,醬瓜、醬菜都會配足。現在直接就上星級酒店的自助餐了。不過,毛妹傳統,她還是喜歡在家中用早餐。晚輩們會為她外出去購買燒餅油條,但大多數還是喜歡家中的泡飯,小菜每日都新鮮。

  那天,有人約我清晨六點去吃早餐。我還疑惑,這麼早有吃的了嗎?天尚未放光,我們一起來到村內的七號塔。只見底層燈火輝煌,人聲鼎沸。門外停着不少奔馳、奧迪車,村民們是開着豪車來這裏吃早餐的。

  這兒的早餐廳五點就開始了,以滿足早起村民的需求。餛飩以隻計算,素的八角一隻,肉的一元一隻。麵條五元一碗,小菜都是三元一份:豆角、炒蛋、鹹菜、芹菜等等。在現時中國社會,屬於平民化的早餐,有的要碗麵,叫個小菜,不到十元就搞定了。

  華西村民以前在田頭養成聊天的習慣,現在各家獨門獨戶,還是不忘關心時事,喜歡聚在一起議論時政。逢村裏有大活動了,或國慶、中秋等喜慶節日,村民們都喜歡聚在一起嗑嘮,談談見聞。利用早餐時間,泡壺茶,叫些點心,三五成群就談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巨變,從華西農民的早餐看到,農民保留着他們的文化和傳統習慣,也領略了生活的美滿和幸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