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博物館為傳統繼往開來\小 可

時間:2019-05-20 08:43:41來源:大公報

  「國際博物館日」海報,表達博物館肩負承前啟后使命\作者供圖

  經過荃灣大會堂,看到一張「國際博物館日」海報,日期為五月十八、十九兩日。海報上繪有方形箱子,有人走進箱子,有人從箱子走出來。看來箱子比喻博物館。圖案中有太陽、星球,有齒輪、有壽字、有地圖。還有兩句話:「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海報色彩柔和,筆者很想擁有一張,往問大會堂辦事人。回覆說是「只有一張,不能給你」。沒辦法,只好把海報拍下來,閒來多看幾眼。對「樞紐」一詞,筆者頗為鍾愛,它出自《文心雕龍.序志》,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聯繫的中心環節,也指重要的地點或事物關鍵之處」。

  博物館是「文化樞紐」,是社會的重要文化場所,是滿載歷史和知識的地方。進博物館,你會看到很多古今中外的重要文物。看文物複製品尚且令人欣喜,看被玻璃框保護着的出土實物更令人迷醉,彷彿回到了從前那個地方、那個年代,跟那時的人與事密切相關,一幕一幕地在腦海浮現。

  宮廷貴胄的用品,精雕細琢,極盡奢華;平民百姓的器物,樸實無華,平淡安逸,種種文物,博物館都一一展示在你面前。今源自古,有古才有今,今昔之連繫,怎也分不開。為何有我,正就是由祖先代代相傳。體內流淌着的血脈,與這些傳承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傳統,並不是死的東西,相反生生不息。博物館就是讓人認識傳統的一個重要地方。「傳統的未來」又是怎樣的?這也是博物館的使命,如何繼往開來,更好地把傳統文物介紹給訪客,要與時俱進,深入社區,表達方式要更靈活生動,讓更多人願意走進博物館參觀,不僅只是眼睛看,也要令人有共同分享的感動。

  博物館有蒐集、保存、傳達、研究及展示的責任,未來的博物館,更要有世界觀,有能力在不同文化領域上,為世界和平搭建一道橋樑。筆者個人較欣賞清楚無誤的文字描述跟圖片或實物配搭得宜的展覽,太多的「打卡」拍照模擬展板,過多的遊樂味道,並不太合適。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從一九七七年起,把每年的五月十八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以喚起公眾對博物館的關注。香港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自二○○一年起也於每年的五月中舉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二○一九香港國際博物館日」於五月十八日及十九日舉行,多間文化博物館免費開放。

  說到費用,筆者常逛博物館,香港的博物館展覽部分免費部分收費,雖然收費不多,一般是十多元或幾元,老幼殘疾尚且再有優惠。正就是收費不多,對博物館的龐大營運開支也幫不了什麼忙,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展覽為何不考慮全部免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