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故宮建築\一座書城(一)\祝 勇

時間:2019-05-20 08:38:00來源:大公報

  北京紫禁城內的清代文淵閣(圖片來源:大公報)

  永樂元年(公元水一四○三年)七月,剛剛登基的明成祖朱棣宣布編纂一部大型類書。朱棣在詔諭中說:「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爾。」

  由於規模太大,難以刻印,所以由三千文士全部用明代統一的官用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地抄寫成書。這一龐大的文化工程終於在四年後抄寫、裝幀完成,入藏南京文淵閣。這部書被永樂皇帝親自賦予一個響亮的名字:《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共22211卷,裝成11095冊,共3.7億字,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是我國最大一部類書。《永樂大典》采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宋代「四大部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三千多種。《不列顛百科全書》稱《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翰林侍讀學士解縉,則因卷入朱棣之子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太子之爭而下了詔獄。永樂十三年(公元一四一五年),錦衣衛指揮綱紀向明成祖朱棣進呈在獄囚犯籍冊,朱棣看見解縉的名字,問:「縉猶在耶?」這話問得有學問,只問解縉還在不在,沒說干什么。綱紀心領神會,知道不能讓解縉「在」了,回去后,將解縉灌醉,埋在雪堆里,將他活活凍死了。那一年,解縉四十七歲。

  朱棣想殺掉解縉,但他的旨意傳達得很藝術,沒有一個「殺」字;綱紀也執行得不露痕跡,一寸傷痕也沒留下,堪稱「不殺之殺」。這一君、一臣,「水平」都很高。

  永樂十九年(公元一四二一年),北京紫禁城已經建成,明成祖朱棣派陳循從南京文淵閣里挑選圖書精品一百櫃,裝在十餘艘大船上運到北京,入藏紫禁城,《永樂大典》也一同運來,貯存在太和殿廣場東側的文樓(今體仁閣)內。最輝煌的文化工程,就這樣與最壯麗的建築工程,合二為一。

  明王朝攻下元大都時獲得的其他宋元書籍,此時皆入藏北京紫禁城文淵閣內,至此,宋代以來皇室舊藏書籍已聚集在北京紫禁城內,其中包括祖制文集及古今經史子集,蔚為大觀。宮殿收藏之宏富,有明仁宗時華蓋殿大學士、實錄總裁官、少傅楊士奇所編《文淵閣書目》為證。

  今天的紫禁城東路,文華殿后,有一座文淵閣,那是清代乾隆皇帝為貯存《四庫全書》專門建造的,並不是明代的文淵閣。關于明代文淵閣的位置,史料的記載不一,甚至有史料認為明朝文淵閣根本不在紫禁城內。於是,那座曾經墨香四溢的文淵閣,就消失在紫禁城的宮闕樓台中,難以辨識了。

  後來,故宮博物院單士元先生從史料中探尋追蹤,終於找出了它的位置:「從鑾儀衛以西各庫直到清內閣大堂,都應屬明文淵閣的範圍」,這一區域的建築,包括鑾儀衛庫、實錄庫、紅本庫、銀庫等,都是「外部包以磚石結構的樓房」,「在磚城樓房之西盡頭為內閣大堂」。這與《可齋筆記》中「文淵閣在午門內之東,文華殿南面,磚城,凡十間」的說法脗合,於是我們知道,明代文淵閣,並不像清代文淵閣那樣是一座單體建築,而是幾座磚石結構的建築群。

  明代文淵閣的區域,目前並沒有開放,但站在紫禁城東南角樓附近的城牆上(紫禁城午門向東至神武門的城牆已經開放),可以清晰地看見那幾座石質建築,依然如單士元先生所描述的。「結構都是磚城形式,門為石梁石柱,鐵葉包門扇。

  樓分兩層,上層築長方洞口為窗,石柱邊柱以生鐵鑄成直欞窗,用以采光通風,又可防盜防火。」城牆上遊人如鯽,很少有人知道,那裏是明朝的文淵閣,在那裏,曾有「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摺,四周向外,蟲鼠不能損。」只是如今,人已去,樓已空,書不知所終。唯有院子中有幾棵柿子樹,在這深宮里,兀自開花結果,不知度過了多少春秋。假如在秋天,會看到許多通紅的柿子,高高地懸在樹端,猶如燈籠,耀眼明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