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邁向新的可持續增長/中國銀行董事長 陳四清

時間:2018-06-18 03:15:44來源:大公網

  現在是經濟全球化最困難的時候,同時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最有希望的時候。過去十年來,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金融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完善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先與大家分享一組數據。從經濟份額來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08年新興經濟體佔全球GDP份額達51.2%,首次超過發達國家,2017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至59%。從經濟增速來看,過去十年新興經濟體年均增長5.1%,比發達國家高出3.9個百分點。從對全球的貢獻來看,2017年新興經濟體對全球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儘管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於全球治理體系的缺陷,其仍不可避免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衝擊。今年四月以來,隨着美元指數超預期上行,阿根廷、土耳其等部分國家出現金融動盪,引發各國對未來風險的擔憂。這種缺陷主要表現為:

  一是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較低。過去十年,全球流動性氾濫,大量剩餘資金在國際市場競相逐利、大進大出,不僅無法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還引發金融風險的跨境傳染。

  二是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負面外溢效應較強。歷史上,每當發達國家貨幣政策開始轉向,新興經濟體總是受到衝擊。當前,新興經濟體外債水平大幅攀升,償債貨幣利率匯率的變化往往成為風險觸發的重要因素。

  三是金融風險的防範機制不完善。近年來,新興經濟體普遍重視積累外匯儲備,增強風險緩衝。但一旦外部衝擊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其依靠自身「工具箱」還無法有效應對相關風險,尤其在當前國際環境處於轉折的情況下,其脆弱性進一步凸顯。

  為進一步改善全球金融治理,助力新興經濟體穩定增長,推動全球經濟邁向新的可持續發展,在此,我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新興經濟體自身要練好「內功」,降低金融脆弱性。當前,新興經濟體人均GDP僅為發達國家的24%,正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蘊含着巨大的增長潛力。只要新興經濟體保證自身經濟的穩健發展,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各國要採取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引導更多資金投向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領域,防止過度泡沫化;另一方面,要保證內外部經濟的均衡發展,將債務水平尤其是外債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並確保充足的外匯儲備,做好應對金融風險的準備。

  第二,發達經濟體要加強政策協調,減少負面溢出效應。發達經濟體在制定經濟政策時主要考慮國內目標,往往忽視其溢出效應,對其他國家造成較大衝擊,從長遠看也不利於自身政策效果的實現。主要國家要擔當責任,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政策溝通和協調,最大限度減少可能的負面溢出效應,努力形成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合力。

  第三,國際社會要加強金融合作,完善治理體系。當前,部分新興經濟體金融風險有所增加,局部金融危機的苗頭開始顯現。這迫切需要其有效管理跨境資本流動,完善危機預警和應對「工具箱」。各國要吸取歷次金融危機經驗教訓,完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救助機制,充分發揮多邊化機制作用,共同築牢金融安全網,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目前,人民幣已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貨幣籃子,近年來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對於增強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為作者於6月14日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的發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