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蔡撒錢274億鋪路「新南向」

時間:2017-09-02 03:15:5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31日指出,初期匡列35億美元(折合約274億港元)專案融資資金,促進和「新南向」國家推動公共工程及基礎建設合作。對此,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德福9月1日表示,蔡英文該做的是認真務實看待兩岸關係,與大陸展開良性互動,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拚起「金援外交」,把錢投到大海裏面,「只要大陸動一下,台灣能比得過嗎?」

  綜合中通社、中國台灣網、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在「對外經貿戰略會談」表示,政府將建立策略性融資機制,初期匡列35億美元專案融資資金,和「邦交國」及「新南向」國家政府合作推動公共工程及基礎建設,並由指定金融機構提供優惠策略性貸款,並由政府補貼利差,培養並厚植島內業者開拓海外工程的能量。

  「經濟部」代理部長沈榮津1日表示,「新南向」國家政府在推動工程建設時,經費上比較拮据,策略性融資有利於台灣工程業者爭取海外工程。

  「大陸動一下台灣比不過」

  對此,林德福說,大陸的經濟體非常大,台灣再怎麼援助,只要大陸動一下,台灣是比不過大陸。蔡政府現在該做的是認真務實看待兩岸關係,應該要跟大陸好好互動,但蔡英文並沒有這樣做,現在變成「金援外交」,能比得上大陸嗎?

  林德福指出,花再多錢,都是投到大海裏面,過去馬英九執政時代,完全幾乎沒有「金援外交」,現在則是一次又一次,都是人民血汗錢,人民看得下去嗎?執政黨應該要好好省思。

  台灣網友亦對蔡英文又搞「金援外交」一片怒罵之聲,「賣台集團又亂花人民血汗錢!」「你蔡英文以前罵國民黨,罵馬英九『金錢外交』,浪費納稅人的錢,請問你現在該如何解釋?」

  中國時報有評論文章指出,相對於全球熱議的「中國崛起」,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經貿競爭力及優勢逐漸消減。文章以巴拿馬今年6月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為例,中國大陸崛起後,外交戰略早已着眼全球布局,挖台灣牆角不見得是其與特定國家建交的最關鍵考量。至於台當局慣性地指控北京從事金錢外交,或許有助化解島內政治壓力,卻無助引導台灣走出困境。

  文章表示,蔡英文自認在兩岸關係上克制,但北京認為她正致力「去中化」,推動「軟性台獨」;可以預見,台灣的國際空間更受限縮,蔡政府寄望甚深的「新南向政策」也難有改變賽局的成果。蔡政府應擺脫制式思維,正視大陸崛起及堅定追求兩岸統一事實,認真探索可能的兩岸政策彈性空間,以免因為誤判讓台灣陷入難解的困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