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偽證者》(Denial)根據一件真實的誹謗官司改編而成,美國歷史學家Deborah Lipstadt在其著作中指出,研究希特勒的英國專家David Irving捏造歷史,是否認大屠殺的說謊者,結果被Irving入稟英國法院控告誹謗。而和美國不同,在英國的民事誹謗官司需要被告一方證明自己無罪。Lipstadt的律師團隊採用了不用陪審團、不讓她親自答辯,甚至不請大屠殺生還者作證的策略,這讓她感到十分不安。整個案件的焦點除了要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找到毒氣室大屠殺的硬證據,更重要的是,要證明Irving刻意扭曲史料,是個說謊者。
由二次大戰結束到今天,各種否定軸心國戰爭罪行的右翼分子、「歷史修正主義者」等,層出不窮,他們對待歷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於自己不利的史料以極嚴格的標準求證,對於自己有利的則十分之寬鬆,用這種雙重標準的方法去把歷史扭曲至合乎個人政治立場的方向。另一方面,受害的一方在證據收集上,尤其是科學鑑證上的掉以輕心,也讓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有機可乘。
《時代偽證者》最有趣的一場戲可能是,負責答辯的大律師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現場視察,不斷追問遺址有沒有做過鑑證分析。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主審的法官在答辯完成後問了一句:「如果Irving真誠相信自己所講的一切,而不是說謊,那又如何?」讓答辯團體一時無言。當然,這個問題在德國、奧地利是不成問題,不管你真信假信,發表否定大屠殺言論本身已是犯罪,真實的Irving也被兩國禁止入境,不用等到英國法庭判他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