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戰狼Ⅱ》的商業運作/田 力

時間:2017-08-31 03:16:10來源:大公網

  《戰狼Ⅱ》奇跡地破了五十億(人民幣,下同)票房,自然引來不絕的討論,比較專業持平的觀點自然能令讀者更理解電影業的運作原理;似是而非的說法則是糖衣毒藥,容易入口卻歪曲了事實,令讀者得到錯誤的信息而不自知,遺害不淺。

  其中一論者說《戰狼Ⅱ》成功的原因是,吳京自己擁有「戰狼」的IP。因為是自己的IP,所以押了房子也在所不計,把生命豁出去完成危險動作,電影才這麼精彩,所以賣座。論者繼而批評中國的幾大電影公司,因不放手IP,又沒有好的創作人才,所以沒有從《戰狼Ⅱ》得到任何好處,是「活該」也是「失敗」的原因。這樣的言論看似合理,其實是瞎子摸象,明顯是沒有真正的電影運作經驗。

  拍電影只要肯全力以赴便能成功嗎?這是一謬誤。驗證方法很簡單,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是只要肯全力以赴便必定成功。內地那麼多演員,難道個個盡力都可以成為五十億賣座電影的導演和主角嗎?當然不可能。市場觸覺、製作經驗、發行能力,缺一不可,吳京不止是懂「搏命」。

  由吳京的成功推論幾大電影公司的「失敗」,亦是一怪論。首先,幾大電影公司已十分成功,你可說它們面臨危機,但絕對不「失敗」,而且《戰狼Ⅱ》跟那些公司並非無關,它們都可分一杯羹。要知道,在內地一部電影票房收入比例最高的是戲院,除稅項和其他費用外,戲院佔票房淨收入50%,投資及製片方佔40%。換句話說,電影越賣座,戲院越得益。那幾大電影公司都擁有戲院,《戰狼Ⅱ》賣座,怎會與它們無關。

  吳京是擁有《戰狼Ⅱ》的IP,但吳京都要找人做發行。發行電影不是簡單的事,不是「豁出去」就成。幾大電影公司可能都與吳京談過,只是條件不合,沒什麼出奇,失諸交臂乃兵家常事,奇跡出現了就批評人家墨守成規的人,只是事後孔明。多少人押了樓去拍電影,最後得一屁股債,沒資歷的電影人未必知道。

  吳京以後還會與那幾大電影公司合作嗎?可能,商業世界裏「永不說不」,也沒所謂。不能跟吳京合作就失敗嗎?也不見得。吳京兩、三年製作一部電影,票房五十億,單片很成功,放在兩、三年的總票房,幾十億來說比例不高。如能看到大形勢(big picture),就不會有以偏概全的論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