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晞臨視演戲為人生最大樂趣,憑「熱愛」二字堅守至今\被訪者供圖
他的熒幕形象,既有亦正亦邪的特工,亦有情義滔天的硬漢;既有陰險狠毒的反派,亦有溫情的好父親,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今年,他更在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飾演大風廠老闆蔡成功,雖非劇中戲分最多的角色,卻憑藉入木三分的演技,將蔡成功這一形象深深烙在了觀眾心裏。\大公報記者 劉 毅
「蔡成功是一個很悲情的人物,耍滑頭、裝病只是他的保護色。」電話那邊,張晞臨與記者聊到興頭上,於樸實的話語間,從奪十年內地收視率之冠的《人民的名義》,談到角色塑造,再談到他的演藝人生路。
不同於侯亮平、沙瑞金、陳岩石等清官形象,亦不似趙德漢、高育良、祁同偉這樣的腐敗官員,劇中的蔡成功遊走於正、反勢力之間,無權無錢,乃真正意義上的小人物。名喚成功,卻失敗到底:經營困難,本想開煤炭廠填補虧空,卻被山水集團算計,丟了廠裏工人的股權,走投無路下,向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行賄,並借了社會高利貸,還遭遇工人圍攻,工廠被強拆,檢察機關、放高利貸的都在滿世界尋他……
怎一個失敗了得!然而,這個角色依然是成功的,因為出演蔡成功的內地演員張晞臨,是一個十足的演技實力派。
塑造多面蔡成功
「起初,導演李路曾找我出演《人民的名義》裏一個角色,但因為檔期關係,我無法兼顧,當我以為要與這部劇失之交臂的時候,李路於去年大年初三找到我,說蔡成功這個人物非我莫屬,其他角色不是一派正氣,就是一派官氣。」張晞臨笑道。相比較陸毅為演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侯亮平到最高檢體驗生活,張豐毅為演省委書記沙瑞金觀察省級領導,張晞臨於大年初三得知要出演蔡成功,大年初五就開拍第一場戲。張晞臨如此定位劇中的蔡成功:「他身上暗藏整個貪腐案的重要線索,這條線索又串聯起整個案件。」
生意場上的蔡成功,懂得算計和經營;面對燒傷工人,他能挺身而出,用自己僅剩的十萬元人民幣幫助受傷員工;面對兒時玩伴侯亮平時,他又十分缺乏安全感。不同情緒間的轉換,張晞臨遊刃有餘,恰到好處,「此也是這個人物好看的地方,編劇周梅森老師把這個人物刻畫得豐滿立體,在他身上表現出的特點,源自人性的複雜。」
有觀眾煲劇時發問:「蔡成功到底是個好人還是壞人?」有此一問,證明張晞臨把角色演活了,「他有情有義,本質並不壞,舉報侯亮平,則是因為兒子生命受到威脅,但他也知道,因為侯亮平絕不會有問題,即便自己舉報了,通過檢察機關的調查,自己的這個兒時玩伴也絕對不會有問題。同時,他也自私鑽營,甚至潑皮無賴。」這樣一個多面小商人形象,在張晞臨的詮釋下,真實、貼近生活。如何成功塑造?張晞臨說:「蔡成功首先是一個人,我就會捕捉他的心理動態,以及劇本的規定情境,繼而思考,他會有怎樣的遭遇?他會如何抉擇?最在意的是什麼?想清楚這些問題,我就能真實地表現這個人物。」
談及印象最深的一場戲,張晞臨坦言:「劇中,我一直是檢察機關的調查對象,入獄前,跟李光復(大風廠工會主席鄭西坡扮演者)的戲比較多,除此之外,就是和陸毅的對手戲,因為他扮演的侯亮平是我的兒時玩伴嘛!」劇組中,他和高育良的扮演者張志堅關係最是要好,張晞臨毫不吝嗇自己對張志堅演技的讚賞:「張志堅扮演的是漢東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他將鋒芒全部收起,高育良這個角色便充滿了張力,層次分明,令人難辨忠奸。」
上周五,該劇於湖南衛視播出大結局,屢屢刷新國產劇收視紀錄,言及此,張晞臨道:「應該是內地有收視率這個概念以來,最火的一部電視劇,而在拍攝時,我們所有人都沒想過會出現這樣的火爆局面,我前幾天還同劇組人說,『恍恍惚惚,紅紅火火』這八個字適用於《人民的名義》劇組全體成員。」
相比較如今部分演員動輒上億的天價片酬,《人民的名義》雖集結了一眾實力派演員,然而所有演員總片酬只有四千八百萬元人民幣,是何原因令這麼多優秀演員齊聚一劇?張晞臨告訴記者:「李路很堅韌,這麼多演員,他一個一個去請,去說服。」而令張晞臨決定參演的原因,不在於劇集題材,而在於與其他優秀演員搭戲時,那種棋逢對手的感覺。
採訪當日,張晞臨揭示出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其實劇中很多演員都是扎扎實實演戲,默默耕耘,只因這部戲大熱,才廣為人知。這即為演藝圈的現實,然而即使明知「成名是偶然,不成名是必然」的圈內定律,出道二十年的張晞臨也從沒想過放棄。其實,在正式踏上演藝人生之前,張晞臨就有一份十分穩定的工作,但為了演戲夢想,他選擇報考藝校,一考就是三年,最終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也成了前途未卜的表演「個體戶」:「當年不似現在,從事演員工作,不會賺到很多錢。」令他堅守至今的原由不過「熱愛」二字。
從細節思考角色
從《黎明之前》的情報處處長齊佩林、《咱們相愛吧》房地產商康喬,到今年內地諜戰劇《黎明決戰》中的反派金宇軒、再到《人民的名義》中的蔡成功,以及未來他要出演的兩個角色—《覺醒者》中的「三民主義」支持者和《歸去來》中的跨國商人,張晞臨盡其所能,挖掘角色的特點,展現他們的魅力及性格的雙面性,「就塑造角色而言,我特別喜歡進行二度創作,在大奸大惡之人身上,加入人性善意的一面,形成性格反差,從而令角色豐滿、真實可感。」另外,他也喜歡在細節上加入思考,譬如在扮演金宇軒時,有友人質疑,怎麼這個人物幾乎沒有換過衣服,張晞臨即道:「這個人物一直在逃亡,根本沒有換衣服的機會。」再有蔡成功的衣服,也是張晞臨自己配備,「我準備了很多套衣服,我認為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的衣着,反而不會總是高檔西裝的類型。」
不論是房地產商,抑或是民營企業家,還是革命戰爭時期的特工,這些角色離張晞臨的生活都非常遙遠,然而卻能被他演繹得維妙維肖,如何拉近角色與自己的距離?「閱讀和看劇,給了我很大幫助,書中和劇裏對人物的描寫和呈現,我都會思考。體會他們在特定環境中的表現,待我真正開始演戲時,雖然不可能擁有每一個人物的人生經驗,但我已經可以明白該如何表演。」
專訪尾聲,他笑着對記者道:「我和蔡成功一點也不像。」這麼多年過去,張晞臨認為和其性格最為接近的熒幕形象,即是《亂世三義》中的谷仁義,堅韌、重情義。現在,部分演員會出任導演和製片人,張晞臨不存在這樣的轉型,即便從事這些工作,也屬權宜之計,於他而言,演戲就是成年人之間的家家酒,有一份渾然天成的樂趣,「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你從事的職業恰好就是你的愛好,於我而言,演戲便是如此。在短短的三、四個月間,經歷不同角色的人生,其中快意,沒有任何一件事可與之比擬。」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張晞臨對演戲的定義,讓他徜徉其中,自得其樂,只因在他眼中,「角色不分貴賤、主配,只要用心塑造,每一個都是主角。」而每一次和角色的邂逅,都讓他充滿期待,蔡成功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最好的熒幕形象,永遠都在下一部。
(下期「全民煲劇」將於五月二十一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