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支持房屋政策做實事/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時間:2016-10-19 03:16:04來源:大公網

  香港樓價又再破頂,市場氣氛與年初的「劈價勢」大相徑庭,香港人對市場盲目及情緒化令人心寒,羊群心態亦令人擔心。兩個懸殊的看法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相?本篇用數字與大家一起探討。

  我是第一個用「資產荒」來形容香港樓市的人,所謂「資產荒」即是市場資金太多,而商品太少,除了有渴求現象之外,更加會令有關的投資日益減低其回報。

  事實上,香港的M3(指貨幣供應量M2所包括的各項,再加上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客戶的存款,再加上以上兩類認可機構發行而由非認可機構持有的可轉讓存款證)已經由2008年約6萬億港元倍增至2016年8月份的12萬億港元,而二手市場的放盤量亦去到空前低的水平。

  當然,我們不能不同意梁特首的確修補了斷裂了的房產供應,但增加一手樓的房屋供應是一波三折,單看每年首次新婚約4萬個登記和持單程證移居香港的人士每年也約四萬左右,再加上一手樓增加的供應遠不及二手市場減少的放盤量。對比之下,房產供應只是杯水車薪。

  樓市劈價催谷租金

  或者大家還未知道美國量化貨幣帶起的「資產荒」有多厲害,第一次出辣招的2010年11月與現在比較,屯門買賣二手放盤量總共少了66%,二手放租盤亦少了39%,一個市場少了這個數目,不單只價格不能不升,而且亦難以彌補。

  看看更可怕的數據,去年下半年租金曾出現下跌,租盤量出現上升,但去年10月開始的「劈價勢」出現後,令租盤減少、租金上升,正正因為本來的買家亦去了租樓。如果樓價在下一個回合因太高而令到成交減少,需求一樣會去了租樓,令租金上升。我在去年「劈價勢」最盛的時候力排眾議提出過,只是可惜就算數據在前,人們也喜歡迷醉在自己期望的結果。

  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上任,希望他們上場多工作。不單只為了香港長遠發展得好,更加是為你們自己,繼續耽誤時間不去支持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結果只會令年輕人及草根愈住愈細,300萬港元永遠都買到市場上的樓花,問題是可以買得多大地方而已。

  土地問題再耽誤不單只會愈住愈細,還有第二種趨勢,就是生活空間將會被切割到「家」以外,例如是式微已久的「純粹租房」,相信會重新流行。

  新一屆議員既然得到市民支持,應該做好工作報答選民,議員是一當家作主的角色,做主人有做主人的承擔及態度,不再是街頭戰士或壓力團體,必須「做到嘢」出來,否則應面對被問責。

  現在年輕人最需要的是自住空間,支持政府房產政策其實亦即是支持自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