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體育 > 正文

天津全運首次進入尋常百姓家

時間:2017-08-22 03:16:09來源:大公網

  圖:全運會群眾比賽輪滑項目男子滑板碗池決賽13日在南京舉行,河北選手邢岩在男子滑板碗池決賽中,以53.17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     新華社

  在國際體育賽事眾多的今天,將於27日(周日)在天津開幕的全運會難以迅速吸引關注的目光。隨着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方式的多樣,以及觀看國際大賽渠道的豐富,全運會的精彩程度和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明顯下降。新世紀以來的全運會,更被看作是考核各省市體育局政績的指標之一。「惟金牌論」、「假球」、「黑哨」、「興奮劑」等醜聞不絕於耳,「取消全運會」的聲音也甚囂塵上。然而,雖然全運會的精彩程度不足,還充斥着各種負面聲音,但從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模式來看,它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然是中國國內體壇最重要的賽事。全運會不應取消,也不可能取消,懸崖勒馬式的改革之路才是唯一選擇,而天津全運會將見證中國體育全面改革的開始。

  取消全運會獎牌榜,被看作是本屆全運會的最大亮點。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的一紙文件直戳全運會的最大軟肋,取消獎牌榜,只公布比賽成績,被視為全運會「金牌至上」觀念的終結。其實,設立獎牌榜本身無錯,任何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乃至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田徑世錦賽,無一例外都設有獎牌榜。獎牌榜不僅可以透視世界各國(地區)在競技體育上的整體實力,更可以鞭策實力落後的國家奮勇向前。然而,到了全運舞台,獎牌榜成為了地方體育局四年政績考核的唯一標準,而金牌更與一名運動員所獲得的「金錢」、「地位」、「退役保障」息息相關,不少運動員幾乎將自己的後半生賭在了全運舞台,全運會從某種程度上等同於「錢運會」、「官運會」等等。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就不難理解為何天津全運會要首次取消獎牌榜,但同樣讓人質疑的是,取消獎牌榜是否能夠真正扭轉「金牌至上」的觀念?沒有官方公布的獎牌榜,不等同於沒有民間版的全運獎牌榜。全運會還未開幕,不少代表團就已經提出了金牌目標和「金牌榜」排名座次,「保八爭六」、「保五爭四」等我們熟悉的動員口號再次出現;而在先期結束的柔道、拳擊賽場多次出現了圍繞金牌的爭議事件,這正好說明取消獎牌榜難以真正弱化、摒棄過度的「金牌之爭」和由此產生的不正當競爭等全運醜聞。

  群眾比賽設19項之多

  本屆全運會設立了19項之多的群眾比賽項目,將原本屬於專業運動員的全運大門向全國人民開放,旨在縮小專業體育和全民健身之間的鴻溝,讓全運會進入尋常百姓家。所設立的群眾體育項目中,不僅有柔力球、太極拳、健身氣功等適合老年人鍛煉筋骨的項目,還包括攀岩、輪滑、航空航海模型等符合年輕人喜好、走在時尚前沿的項目,力爭讓更多人參與到全運會中。這一變化是中國體育理念的重大變革,從原來一心只重視競技體育發展的條條框框中跳脫出來,去理解「體育」一詞更寬廣的內涵和外延意義。當然,如果從體育惠民的角度來看,僅在全運會設立一些群眾項目還遠遠不夠。事實上,能夠真正來到全運賽場的群眾少之又少,而普及「全民健身」理念也毋須冠冕堂皇地以「全運會」的名號來博取關注,踏踏實實地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廉價的社區運動場所,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率,注重體育與教育的結合,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身體素質,才是體育惠民真正的必由之路。

  中國體育正悄然變化

  其實,天津全運會的改革遠不止上述這些。透過競賽規程、項目設置、選手參賽資格條件等一系列改革,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體育正在悄然變化。體育協會和社團發揮更大的作用,大量青少年項目的設置,允許運動員跨省市配對,對運動員參賽年齡的嚴格審查,以及對興奮劑的零容忍,中國體育結合自身發展歷史、國情,借鑒國外體育強國發展模式,這一切都顯示這個體育正在摸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雖然中國體育的改革並不以本屆全運會為起點,但天津全運會卻是這些階段性改革措施乃至成果的集中體現,標誌了中國體育向一條更健康、更科學、更先進的道路前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