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城市病 指導城鎮化

時間:2017-3-23 13:32:29原創:大公網

李 昕

城市化承載了人類追求品質生活的美好向往與理想。近年來,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飛速發展,城鎮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增至2015年的56.1%,增加了38.2個百分點。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但是這種大規模「土地城鎮化」的空間擴張與人口聚集,也帶來了讓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加大等后果。比如說,我國東部地區「霧霾」天氣的頻發,環境學家們早已達成共識:是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飛速發展所造成的細顆粒物(PM2.5)爆發性增長遇到自然客觀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時所呈現出的天氣表象。目前許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不僅呈現出環境污染、資源緊缺、交通擁堵,還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困難等諸多的「城市病」。

無論從社會經濟發展均衡性,還是自然環境約束性來看,我國城鎮化發展都到了關鍵的轉折點。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了以人為本、生態文明、文化傳承、四化同步的全面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的明確戰略導向。如何將戰略的導向具體化,給出相對科學的指標體系,作為具體量化的指揮棒,我想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司和運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寫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一書為此提供堅實的理論科學支撐。

近兩年來,為了研究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我也涉獵了國際上可持續發展城鎮化的個例初探,并在2013年以北京市門頭溝區為例做了一套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的區域發展量化指標體系。很偶然的機會,我有幸參加《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一書發布會,并與主要作者周牧之教授、徐林司長進行了請教與討論,的確讓有我如獲至寶的欣喜。

該書以國際化視野,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教訓和最新理念進行了數字化、指標化的梳理,經過四年中外專家反復研討構建了以環境、經濟、社會三個維度,確立了生態優先、經濟質量、社會服務為基本思想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均衡發展城鎮化的綜合評價體系,也是迄今為止,現行的各類城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最為先進、完備和科學的指標體系,確實為我國城鎮化的綠色化、集約化、均衡化和可持續化發展提供先導認知的途徑和規劃指引。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除了給出指標體系之外,還利用可獲得的具有實際價值統計數據、衛星數據與地理的空間數據,嘗試對我國城鎮化進行了科學分析,發現DID人口密度局部布局過密或過疏,相比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能力不匹配的現象,是造成諸多城市病的重要因素。同時,該書還對比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重要的城市群發展特征和優勢,也指出了城市群地區的問題。可對單體城市和區域間的空間結構調整,資源優化配置,生產力合理布局具有科學指導意義,對于我國構建具有綜合實力、可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城市群是非常有裨益的。

應當說《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一書,給出了在新型城鎮化戰略導向下,未來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綜合評價標準。此外,作為環境學者來說,我認為,它也為構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可考核量化的具體指標體系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城市是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載體,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也是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一書的確給出了嶄新的參照與指導。同時我也注意到,書中的指標體系是開放的,可以針對不同城市、不同發展階段以及不同品質需求,不斷調整完善設置,適應時代發展與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女,理學博士,現任北京民進副主委,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教授。曾任北京市門頭溝區副區長,北京市環保局副總工兼大氣環境管理處、科技與國家合作處處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總設計者。

 
書海漫遊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

    簡介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大城市群發展戰略》由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研究團隊,通過匯集對中國城鎮化問題的認識和吸納國內外經驗教訓以及先進理念,摸索和開發既可以量化又可以視化的城市化指標評價體系,為中國的城鎮化樹立起了一套數字化標桿和參照系。從環境、社會、經濟三個視角評價城市發展,體現了空間均衡的理念,這樣來評價城市發展才是科學的,有利于引導城市發展得更全面、更協調、更可持續。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